本文摘要:复式班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教学形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灵活而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复式班教学才能收获满意的效果。《 小学教学设计 》创刊于2000年,由山西教育报刊社主办。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了广大教研员的大力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
复式班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教学形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灵活而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复式班教学才能收获满意的效果。《小学教学设计》创刊于2000年,由山西教育报刊社主办。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了广大教研员的大力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广大教研员的联系,及时反映或推广他们的教研心得和教研成果,充分发挥他们引领课改、参与课改、评价课改、建言课改的核心作。
一、以作文课为突破口,整合教材,化复为单
复式班学生差异大,教师工作辛苦,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付出双倍甚至数倍的努力。新课改倡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给复式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整合教材,化复为单,才能推进复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互通识字(在一、二、三年级复式班中)。例如上低年级识字课,可以与高年级互通识字,即通过让高年级领读或范读,老师点拨,以达到低年级识字、高年级巩固识字。但教学时应区别对待,如教学“日”、“月”、“水”、“火”,一年级只要他们了解到“日”、“月”、“水”、“火”是自然界某种事物的名称;二年级则要他们了解到“日”、“月”、“水”、“火”在自然界的作用性等;而三年级就要引导他们当看到“日”、“月”、“水”、“火” 要把它联系到日常生活上来,如日常生活中哪些都离不开“日”、“月”、“水”、“火”。
2.互通造句(作文)(在一、二、三年级复式班中)。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时时困扰着学生和老师。学生一听作文就拧眉头,就害怕,低年级段(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更是不知从何入手,笔杆在手千斤重。在指导时,对一年级的要求就是让他们听听三年级怎么说自己想说的话、怎么写想象中的事物、怎么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二年级的要求则是让他们品味三年级在写话中如何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如何“正确、完整、通顺、具体”地写一句话、一段话(一个句群)。那么,从何入手写一个人?首先,引导学生把人找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等。其次,引导学生把学过写人的词语找出来:白发苍苍、明亮的眼睛、又扁又平的鼻子、厚嘴唇、薄嘴唇、苹果脸、粗壮的大手、衣着整洁等等。 然后,引导学生在写的时候要思考:我为什么要写(目的),写什么(题目、内容),怎么写(顺序及表达方法),为谁写(读者)。最后,让学生自由写,不要限制孩子必须写几句话,能写几句写几句,另外,当孩子实在不会写的情况下,还要允许模仿。
这样,只要重点指导好三年级作文课,一、二年级的作文也就自然跟随达到了目的,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
二、帮扶互动,以高带低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复式班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2.优化复式教学多边关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好复式教学中的“动”与“静”、教与学和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处理好师与生、师与小助手、生与生的关系,挖掘复式教学过程中的潜在优势,引导各年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3.培养得力助手,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复式教学班要着重培养一批学习好、责任心强、乐于帮助别人的得力小助手,来帮助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课上的工作——组织同学完成自动作业、维持课堂纪律等,课前的工作——检查出勤情况、检查同学对上课用具的准备情况等,课后的工作——把教具送回办公室、收齐作业本并送到办公室等,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完成,让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授课上。
4.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们都动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增强灵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通过小助手,大帮小、好帮“差”,互相督促,激励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全体学生都能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化互相干扰为互相带动
首先,教师做到精讲。教师讲课要言简意明,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而又有创造性实施课堂教学。
其次,合理“动、静”搭配。“动”就是教师直接教学,使学生学习新知识、进行积极的认知活动。“动”时教师启发得当,指点得宜,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学生思考得法,领悟得体。“静”是要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也是一种认知活动。“静”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去学习,去探索新知识。一堂成功的复式课,“动”、“静”要合理搭配,要有灵活性,交替进行,“动”、“静”交替不能太少,也不能太频繁,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安排。
第三,培养学生防干扰的能力,化互相干扰为互相带动。复试班教学,还要培养学生防干扰的能力,养成能在相互干扰的环境中潜心学习的习惯。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1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