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服务学习发端以来,该模式已成为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中一种引人注目的课程形式并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在美国中小学已呈普及态势。以服务学习为视角,运用访谈、观察等方法,对Y社区公益基金会与J校合作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案例,从资源支持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服务学习”发端以来,该模式已成为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中一种引人注目的课程形式并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在美国中小学已呈普及态势。以“服务学习”为视角,运用访谈、观察等方法,对Y社区公益基金会与J校合作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案例,从资源支持、活动形式及其本土化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学社会实践开展和深化“服务学习”,提出研发“服务学习”专题课程、构建社区化社会实践基地、探索多方联动新模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学习,中学教育,社会实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学习”在美国等国家发端,后于近年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应用。由于“服务学习”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更加有利于个体素养的培育,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发展。时至今日,“服务学习”在美国各州已呈普及态势,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服务学习”相关课程。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对“服务学习”有一些运用,并产生了一定效果,鉴此,本文对我国中学阶段实践该模式的现状及深化进行探究。
一、“服务学习”概述及动态趋势
(一)“服务学习”的内涵要义
教育界对“服务学习”有不同理解。最具权威性的是美国1993年的服务行动(ServiceAction)中的定义,“服务学习”是一种方法,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
我国研究者认为,“服务学习”是一种重视学习因素的服务。它把社区服务和课程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计划性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以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并促进服务者知识、技能的获得及能力的提高,使其在关注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2]这些定义表明,“服务学习”是一种体验教育,强调学生在参与活动课程中,结合校内所学的不同课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以达成学习目的。
(二)“服务学习”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最新文献的梳理,发现当前国外对“服务学习”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
1.“服务学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服务学习”作为一种体验教育模式,已得到了学生、社区伙伴、教师在内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3]它对学生理解社会问题、[4]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5]以及个人职业发展[6]有着积极影响。有研究表明,参与“服务学习”与未参与“服务学习”活动的学生在社会问题敏感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7]通过参与“服务学习”项目,学生们发展了他们的沟通、团结合作技能,[8]为学生获得关键的职业生涯以及社会政治发展[9][10]提供了宝贵资源。
2.如何提高“服务学习”的质量国外研究者提供了多种思路,如将“服务学习”融于课程教学设计、融于社区主题活动,以及突出“服务学习”中的体验与反思环节等。[11][12][13]研究表明,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学习”有助于学生将主题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提出了用“服务学习”的经验来促进当地社区、企业及学生自身能力创新和发展的方法;[14]此外,有研究者建议通过整合多元化教学与激发学生的行为反思来加强“服务学习”课程等。[15]
(三)“服务学习”的辐射扩展
自2002年美国颁布《公民服务法》后,“服务学习”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实践证明,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模式对学生个体发展、学校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具有积极影响[16][17]。美国开展的“服务学习”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18][19][20]其核心思想在我国的课程改革及深化中也有所体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从小学到高中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要求,该课程强调“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1]而近年来关注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更加明确提出了社会参与素养的培育。[22]因此,从深化学校教育变革以应对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问题来看,“服务学习”在我国是一种现实的需求和重要的选择。
二、“服务学习”模式的案例透视
近年我国天津、云南、香港、台湾等地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服务学习”课程,但相对而言,中小学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的“服务学习”比较缺乏。本文以上海地区J中学与Y社区公益基金会合作的“服务学习”活动为案例,探究我国中学阶段社会实践中的“服务学习”模式。
(一)“服务学习”的活动资源支持
1.经费支持:Y社区公益基金会,其他企业(如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2.组织支持:X国际社会服务组织,Y社区公益基金会支持下的其他公益项目组织;3.社区支持:当地六个片区社区居委,养老院、社区图书馆等其他四个社会服务地点;4.专业支持:Y社区公益基金会及其支持下的多个公益项目组织的工作人员,各大高校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5.场地支持:Y社区公益基金会所在公益坊,六个片区社区居委活动室等;6.参与人员支持:J校近100名中学生,分为低年级组(六~九年级)和高年级组(高一~高三年级)。本文主要选取低年级组为研究重点,约占案例活动总人数的70%,称其为“小志”。
(二)“服务学习”的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
(1)招募和培训“辅导员”该活动在正式开始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辅导员招募、理论学习与培训阶段。来自X国际社会服务组织的专业培训人员与Y社区公益基金会的相关指导教师,通过简易实用的“服务学习”课程,较多以“体验”“反思”的活动带领辅导员学习体验“服务学习”的过程,即让辅导员“模拟”充当活动参与人员“小志”的角色,先由培训者引导其学习、实践“小志”们“服务学习”的内容。
(2)“辅导员”带“小志”辅导员完成上述培训内容后,开始承担真正的“辅导员”角色,投入到“小志”们的“服务学习”活动中。也就是说,“小志”们的“服务学习”活动正式开始之时,辅导员承担了部分原培训者的角色功能,依据现场活动教师的指导和先前学习经验来帮助“小志”们完成整个“服务学习”的理论学习和服务实践过程。
(3)指导教师督导“辅导员”一方面,指导教师每日要召集所有辅导员在活动后召开一次总结会,让他们总结当天“小志”们的情况。虽然辅导员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已经模拟了“小志”们的“服务学习”内容,但由于辅导员并不是真正的“小志”,其在认知、情感等层面较“小志”们要成熟,加上其对活动参与呈积极学习状态,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并不能全面“预知”其在“服务学习”活动中的全部感受,会遇到一些“状况外”的事情;另一方面,每一个辅导员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辅导方式,指导教师要实时关注辅导员的表现。如,辅导员本身略带急躁的个性可能会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看到“小志”们无法完成活动,自己就直接替代完成。
2.活动阶段
本次“服务学习”活动时间共四天,每天4~5个小时,服务对象为少年儿童,对象多为外来务工子女,希望通过“友谊的小船”“我输得起”“人不可貌相”等主题活动来满足其关爱、自信、友谊、快乐等心理需要。
(1)营会学习阶段在营会开始时,指导教师协同辅导员一起带领“小志”们开展各类体验活动。如,在“团队拉绳”活动中,引导“小志”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你画我猜”活动中,引导“小志”们意识到沟通模式对解决问题的影响。除了团队凝聚,营会学习阶段的另一任务就是为社区服务做准备。“小志”们先是进行简单的理论学习,学会如何撰写服务计划书以及“服务学习”技能。然后根据被划分的服务区前往具体服务点进行踩点,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这些都是为小队制定服务方案和进行社区服务做准备。
(2)社区服务阶段小队通过实践制定服务方案,完成小队设定的服务目标和学习目标。辅导员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活动中观察每一位“小志”的表现并做好记录,评估小队整个服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活动后召集“小志”们引导其反思并总结每次活动的优缺点。根据小队的情况在活动中尽可能多地运用不同的服务技能,采取多种服务形式(如宣讲会、活动体验等)。
(3)总结评比阶段小队需要总结和展示小队的所有服务活动的成效,包括服务对象人次、服务内容、学习目标及其达成情况等。辅导员在此阶段的作用较大,需要协助小队反思每一次服务活动,并引导其设计出自己小队的成果展示方案、内容和形式,给予“小志”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协助其做好相关准备。
3.活动评估方式
根据参与“服务学习”“小志”们的年龄特点,主要围绕个人行为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意识三方面,采用活动前测、后测的方式以自我评价方法来评估效果。此外,在各个具体服务活动中,将“小志”们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嵌入到引导反思中。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引导“小志”们在反思过程中,若涉及到对他人表现进行评估,应采用优势视角;辅导员认为小队确实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的,则应当强调团队的名义。
(三)“服务学习”活动的本土化特点
1.在“社会实践”要求基础上融入“服务学习”活动案例中“服务-学习”活动是利用中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时间开展的,基于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在中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时间里开展“服务-学习”活动,从时间、过程、目的、效果而言,都是与之相吻合的、可行的。
2.专门开设校外“服务学习”课程不同于美国在学校课堂内开设的“服务学习”课程。该“服务学习”活动利用中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时间专门开设简单的“服务学习”课程,即采取营会的形式,在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体验活动、调研并设计服务方案。
3.社会组织人员承担授课、督导角色美国“服务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团队督导的角色,一般由学校教师担任,他们都经过系统的培训,积累了较多经验。而案例中的“服务学习”活动,授课的指导人员来自于不同社会组织,一方面体现了多元特点,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其进行授课、督导的专业水准差异较大。
4.社会学、社会工作相关专业人员承担辅导员角色功能由于参与“服务学习”活动的中学生人数较多,而能承担授课、督导角色的指导人员较少,因而,该“服务学习”活动在架构上特地设置了辅导员这一角色,召集社会学、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与进来。项目中心先对他们进行培训,再将其分配到小队中,由他们协助指导人员,具体完成每一个小队的辅导任务。
三、“服务学习”模式在我国中学社会实践中的深化建议
“服务学习”模式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实践推进中如何在保持其原有核心要义的基础上实现本土化,仍然具有一些挑战。以下结合相关资料及对参与人员的访谈,就其深化提出四条建议。
1.研发“服务学习”专题课程基于“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可以借鉴案例中“服务学习”活动形式,进行“服务学习”专项课程的研发。学校可聘请社会专业教师与本校教师协作撰写适合本校的“服务学习”纲要,通过课程活动兴趣小组,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服务学习”的理论学习,然后利用寒暑假或周末时间完成社区服务。学校应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增设有针对性的社区服务课程,如开设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群体的社会救助活动课程,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课程,基于社区环保的公益劳动等相关课程。
2.丰富学校实践课程内容学校可根据专业课程需求、学生需求、社区需求制定出各个年级每学期的“服务学习”项目以及相应的服务课程设计等,并不断丰富、完善校本的实践课程内容。具体步骤如下:①师生通过调研发现社区问题,将课程内容与社区需求结合起来确定每学期的具体服务项目;②制定服务方案,包括时间安排、资源分配、专业知识储备、预期结果及评估方式;③服务小组根据课程计划实施具体“服务学习”活动,师生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④通过评估、反思不断丰富、完善基于“服务学习”的实践课程。
3.构建社区化社会实践基地由于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师生来源分散,对社区不了解,无法知道社区真正的问题。另外,学校与社区缺乏沟通合作,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因此,构建社区化社会实践基地显得非常必要。所谓“社区化社会实践基地”即以社区模式为主,选择中学周边社区作为服务地点,学校主动与周边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加以合作。这种就近实践活动,不仅能为学校和社区提供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真实的实践平台,还能节约活动经费,并为社区提供可持续的社会服务。
4.探索多方联动新模式“服务学习”的深入开展,需要更多的资源与支持。通过引入更多的主体,探索形成高校、中学、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动的新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合作共赢。如在经费支持、组织支持、社区组织方面,利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创造开展项目的合作机会;在专业支持方面,依托高校的力量,开设“服务学习”专业课程,培养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为“服务学习”活动输送专业性人才承担辅导员角色甚至是督导角色;高校可以在中学、社区、社会组织等地建立实践基地,一方面为高校“服务学习”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另一方面也满足中学“服务学习”活动的人员支持。
相关论文范文阅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这篇大学生实践论文发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随着实践教学方式转变, 高等院校要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 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加快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的政策制度。论文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