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整合技术的“互联网+初中语文”教学探索> 正文

整合技术的“互联网+初中语文”教学探索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3-10 08:41

本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微课、平板电脑、互联网等)悄然渗透到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多文本数字阅读。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试内容变化,删除纸质文本限定词,测试维度调整为阅读情境、阅读文本、阅读策略,首次将多文本数字阅读比例提升到35%O这些变化给初中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微课、平板电脑、互联网等)悄然渗透到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多文本数字阅读。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试内容变化,删除“纸质”文本限定词,测试维度调整为阅读情境、阅读文本、阅读策略,首次将多文本数字阅读比例提升到35%O这些变化给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借鉴,也提出了挑战。如何整合技术元素使用好统编教材,体现语文课程跨学科、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这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在今年省教研室赴青海省海西州调研指导活动中,笔者与青海同仁分享了“互联网+初中语文”教学探索与思考。

  语文论文投稿刊物:《学语文》(双月刊)创刊于1960年,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为安徽师范大学和文学院对外树立形象的一扇窗口,是高等师范教育联系中学语文教育的一条纽带。语文学习刊物。主要介绍科学、实用、系统的语言学、文学知识和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

学语文

  一、从教学知识层面整合技术

  1.微课制作交流:课外阅读、语法补白

  微课制作是教师将PPT和讲解录制成一个自动播放的MP4文件,录制软件主要有CamtasiaStudio\Camstudio\Ezvid,录制时只要有安静的环境、稳定的电源和外置的麦克风就基本可行。技术要求不高,关键是创意。通过技术对教学知识进行整合,主要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盲点问题。课外阅读篇目出现在统编教材课后练习部分,例如七下教材课后推荐《太阳吟》《死水》《静夜》《燕园树寻》等8篇(首)诗文,要求学生课外自主欣赏、比较、归纳。如果不专门列出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本就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因此,统一制作微课,以“美文好诗”导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力求内容简单扼要,有点拨,有提示,有策略,不安排太多细碎的练习题,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源,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统编教材利用课后空白处,以补白的形式设置了若干个知识短文,介绍一些语法修辞知识、阅读写作知识和背景资料。其中语法修辞类知识补白,与课文同步推出,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这些补白文字不要求占用课堂时间,仅供学生课外阅读参考。例如八上第四单元句子的成分、句子的主干,第五单元句子的语气。课外阅读和语法补白是统编教材的“边角料”。如果不加重视,学生往往忽略过去,让“补白”变成了“白补”。如果以微课的方式实现优质资源上云,提供给学生灵活学习,就能让教材的理念真正落地。

  2.网上阅读管理平台: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是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痛点。按照课标规定,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12部名著必读,24部名著选读,这对初中生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网上阅读管理平台是致力于中学生阅读陪伴的管理交流平台,教师和家长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时间,合理规划阅读时间,可以在手机端即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陪伴学生一起阅读,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分阶段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让学生的阅读过程看得见。学生要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交流阅读的经验。教师利用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拟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另外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在线听读名著,听名著音频课同样也能入脑入心,换个姿势读经典或许能受到一部分学生的欢迎。

  3.“微言语文”公众号:写作表达

  写作即表达。学生的作品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笔者创设“微言语文”微信公众号,在更大的平台上分享每学期全市初中三个年段期末统测的高分作文、老师家长推荐的优秀学生习作、省内外高分作文及作文解析、老师的下水作文和优秀写作课例。改变以往学生作文在老师批阅之后被束之高阁的现象,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经常阅读优秀作文,形成了对好作文的基本认识和判断,提高教师作文阅卷的整体水平。

  二、从教学方式层面整合技术

  1.翻转课堂和项目化学习:活动探究单元、综合性学习翻转课堂和项目化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先学后教,转变教学方式。翻转课堂以技术为中介进行课前预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将要学习的阅读文本的背景知识,并用于课堂教学参与小组讨论之中,而这些讨论则是在生生合作中练习语言运用的机会。这样转变传统语文课堂“老师讲,学生记(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创新语文课堂的形态。

  统编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单元最适合用翻转课堂和项目化学习。课文只是例子,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和策略。因此,统编教材中的四个活动探究单元,教师可采用活动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先学先做,在翻转课堂中探究文体的特点,完成初步自学,然后带着问题或学习成果进入课堂。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学习,解决学生的问题,即时推送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课后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新闻、演讲、诗朗诵、戏剧演岀等学习成果均可通过新兴技术,物化为项目化的电子产品,以便课后交流或保存。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学习,也是一种项目化学习。

  统编教材中有15个综合性学习,内容涉及传统文化、语文生活和现实生活三大方面。教师可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最接近真实生活的情境,或者指导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收集素材,培养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通过城乡结对的同步课堂,实现跨区域的优质资源共享,交流综合性学习的经验和成果。教师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语文类学习任务,开展积极而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

  2.网络直播课:试卷讲评

  为加强语文教学与考试的联系,防止教与考的脱节,笔者通过“智慧云课”数据平台为七、八、九三个年级的近万名学生执教直播公益课,讲解全市期末统考试卷,分析每道题的得分情况、命题方向、课本出处、答题要领和典型错题。全市师生只要打开浏览器,在网址栏输入智慧云课的网址就进入学习,甚至用手机或平板也可以参加学习,还可以直接通过“在线询问”远程课堂互动来解答疑难问题,进行实时反馈。错过直播还可以看录像回放。通过网络直播课,整合传统教学的方式和优质教学资源,让教师明白阶段性考试的导向,从而教得清清楚楚。学生学习的途径和方式也随着技术的融入而发生变化,不再囿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模式。

  三、从教研转型层面整合技术

  1.有制度保障的网络常规教研

  常规教研网络化必须有制度保障,方能确保成效。结合省教研室“三项评比”,各校各区要建立教研组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建立学校和教师的教研电子档案,作为教学考评的重要依据。论文、优课、微课等评比实现网络化共评互评。大型教研活动通过手机现场直播的形式,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减少听课教师的时间成本和路途成本。常规教研要从“面”上开发或使用语文名师课堂视频、语文类讲座视频、APP应用软件(学科成绩分析软件和作文评分软件),加强宣传,全员参与,用教研制度保障教师利用网络钻研业务,规范教师行为习惯,让网络教研常态化,激活教师内在需求,助推教师专业提升。

  2.以问题为导向的网络精准教研

  鉴于区域面积大、学校分布散的特点,教研室利用“智慧云课”网络平台开设直播课堂,实现教研活动同步直播和互动,校际联盟或区片联动式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以问题为导向,组织骨干教师借助互联网开展远程同步备课、同步活动、线上线下研讨等活动。城乡结对帮扶可以先由受帮扶学校提出语文教学中的困难点,然后城市学校联动协作,以“微课程”等个性化前置作业给农村学校师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农村教育资源短缺,实现精准教研扶贫。精准教研要转变思维方式,从“点”上聚焦语文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关注区域内的“困难户”、“钉子户”,破解一些老大难的问题。

  四、从育人价值层面整合技术

  学科育人必须要放眼未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深度整合技术要体现语文素养、思想方法和育人价值,形成语文学科独有的知识结构、情感倾向、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例如运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在线学习,帮助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产生持续恒定的学习兴趣,培养浏览、摘记、批注、跟帖、数字阅读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方法和习惯;强调“大语文”的教学思想,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扩大信息量,把语言实践与历史、文化、科学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连接起来,从而为语文教学创设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积极的情感倾向;运用在线阅读来发展批判性思维,辨别信息的真伪优劣,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能力;运用在线阅读资源来开发项目化学习的任务群,从单篇阅读走向群文阅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以包容心态和开阔胸襟理解、吸收外来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人文精神的底子。

  当然,新兴技术并不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也不是完美不缺的教学神器。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这些技术,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从教学知识、教学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教研转型、价值取向等多方面整合技术,活用技术,才能成为信息时代的领跑者。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