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5-12 11:18

本文摘要:摘要:新媒体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变化下的教育环境使得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需要加强师德修养与注重自身的言语规范,最终带动环境与教育的正向发展。本文在阐释新媒体环境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时代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变化下的教育环境使得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需要加强师德修养与注重自身的言语规范,最终带动环境与教育的正向发展。本文在阐释新媒体环境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时代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借力新媒体,规范师德培训工作、提高师德考评机制和监控师德舆情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存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加快实现建设一支有道德有学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高校教师教育

  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教育之重,师德为基。高校教育是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助推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而其关键就在于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由于当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复杂的新媒体大环境中,对于即将出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就更需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上、思想和行为上的加以引导和规范。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概念界定

  (一)新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新媒体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德马克于1967年提出的。后来教科文组织将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媒介”。[1]简单来说,新媒体就是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将分布于不同区域的新媒体终端实现物理上的互通互联,借助于软、硬件设施(设备)及其资源构成的共享系统。而新媒体环境则指的是新媒体资源和新媒体工具相互之间发生作用的区域,是公众自由表达的社教领域,资源开放性、复杂性,途径便捷性,沟通交互性等是其主要特点。而当前由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出了更多的新传播媒介,且新媒体的功能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在不断丰富更新,导致新媒体的概念、内涵难以把控,所以新媒体概念的界定依然处在完善发展的过程。

  (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时代内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2]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已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到了重要战略体系中,严格要求教师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本。而何为师德?不同学者所下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对其基本涵义的理解是趋于一致的。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教学、培训过程中道德观念、行为守则及其道德素质的总和,它反映了特定社会和班级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集中体现了教师自身道德修养、道德意识的高低程度,[3]包括价值观,情感和品质等,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在其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和行为准则。[4]而在高校,教师除了作为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外,其政治信仰、学习态度、为人处事,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5]因此,新时代高校教师作为“道德人”、“引航人”和“教育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是其育人的根本,也是其教学主体性和价值性的彰显。[6]

  二、解析新媒体: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德建设的机遇

  新媒体是互联网得到普及后被广泛认可的一种媒体形式,其主要特征在于具有媒体属性。而媒体属性对于高校教师师德培养的优势主要有:其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众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积极投身到网络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浪潮中去,人们突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成为信息制造者与接受者,且信息逐渐向公开、免费、共享的开放性趋势发展。也正因如此,使得社会各界更加注重学习环境的维护,学习质量的保障,学习引领者素质的培养。

  其二,在新媒体环境下,任何平台都是双向传播模式,即可将自己的想法、意见发表到大众视野中,又可在所接收的信息中反馈自己的观点,立场。这一过程使得大众完成了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的角色转变,对于教师而言在一定程度可帮助其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及参与程度。其三,网络信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教师群体中一部分教师因偏执、拜金、功利、享乐的价值取向,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可帮助教师深刻认识其错误性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避免重蹈覆辙。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德培养的挑战

  新媒体迅速发展,给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如新媒体在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上,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由于新媒体的媒体属性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任何个体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发表意见,由此便导致了信息的复杂性。从使用者角度来看,其无法有效辨别信息的真伪,由此便可能造成因信息而导致自身的认知错误。[7]

  另外,新媒体的便捷性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便利,但就会存在一部分缺少经验的年轻教师群体过于依赖网络来进行学习与工作,不亲力亲为,容易导致即用即抛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职业的神圣感贬值、自豪感淡化,也会对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5]此外,部分学校为了追求效率,开展了明显是口号大过了内容的工作,教师为完成学校所布置的工作,有时会要求学生配合,这种假性“分工”做法使得师德师风建设成为了被要求的任务,同时也错误引导学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削弱了师德师风的正向引导作用。

  三、借力新媒体:推动高校教师师德发展的新途径

  网络是全球化的产物,其代表全球信息化的交融。也正因如此,在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从意识到行动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严重的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而影响了综合教育质量。对此,本文提出借力新媒体结合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利用新媒体规范师德培训工作

  ,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使命学习是学生提升认知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亦是教师提升师德修养与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新旧知识更替加快的新时代,更是应要求高校教师广泛学习、终身学习。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高校作为组织者首先要积极开展相应的培训。如在职前培训中,一方面要通过网络大数据了解教师的师德素养水平以及是日常否自觉担负道德义务,并将此严格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评先评优等的首要标准,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9]

  另一方面学校应定期开展相应讲座、专题研讨等活动,确保教师能够对师德产生客观的认识,确保高校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能充分的认知教书育人的使命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10]其次在职中培养时,高校应利用多元文化媒体途径进行优良师德氛围营造,积极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到师德建设中去,从而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提高其道德素养与专业知识储备,更好地推进各项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二)利用新媒体提高师德考评机制,促进教师的师德外塑和内生

  考评机制在师德建设中起着反馈、克制和提醒的作用,利用新媒体建立健全一整套从各个部门到所有教工的师德考评机制,形成对师德有约束力的规范体系,以便帮助高校教师在师德管理的约束下校进行自律。当然考评机制公布后需严格执行,并定期反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师生关系、业务理论学习等作出明确规定的同时获取教师师德师风现状。更需注意的是,由于立德树人是道德共治的过程,师德建设的影响涉及社会各界。如学生层面:模仿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师德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主体道德品质的提升,而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也能够为推动教师师德的发展的有效力量,在此过程中,学生就成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评价主体上,学校维度、学生维度、家长维度、教师自评和互评维度都应考虑其中。评价方式上,综合运用综合评议、察访核验等多种方式,并将师德维度考评与年终考核、评奖评优真正紧密结合起来。评价内容上,综合教师师德水平,且体现出师德基本要求、职业原则和职业理想。最终在作用上,学校要基于所有考评结果,结合教师实际情况要对教师师德有约束、指导、激励、强化的作用。使高校教师接受对其师德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并真正产生效果,促进教师师德的外塑和内生,由此来避免师德考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三)利用新媒体监控师德舆情动态,强化教师的师德省思和律己

  社会和学校的舆情动态对于教师发展至关重要。健康的言论会激励教师维持学习动机,促进教师继续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格及言行。负面舆情环境则会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到其心理健康。而心理问题是高校教师存在师德问题的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因,故在解决高校教师师德问题时,也应监控好师德舆情动态,为高校教师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情环境,从而增强教师的正确自我定位、克服障碍维护心理健康等能力。正如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所以学校和社会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联合监督师德师风的舆情动态,保证师德师风的正向走向,以此来强化教师师德省思和律己两方面。

  四、结语

  高校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从不同角度帮助教师建立师德和言行规范的外塑和内生,对于建设一支有道德、有学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意义深远。在新媒体环境下,给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带来了便利性,但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利与弊的共存。如何借力新媒体利用媒体属性在师德建设层面上趋利避害,是时代研究的课题。以教书育人的使命唤起师德建设的认知和意志,以立德树人的责任激励师德建设的情感和行动,最终让高校教师在新媒体环境下以身作则实现全程教育和全面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汤虹.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

  [2]基础教育成果聚焦教育改革厚积薄发彰显特色

  [3][6]王楠.新媒体环境下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与对策[J].区域治理,2019(44):188-190.

  [4]张姝婷.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6.

  教师教育论文范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的现状和问题探究

  这篇教师职称论文发表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的现状和问题探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多元价值取向也随之广泛传播,多元思想的渗透让象牙塔里的一些教师逐渐产生了困惑和迷失的情绪。论文探析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