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大学地理科学素质旨在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地理基础知识,从而形成对地理价值的正确认识,要实现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必须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文活动的统一性。大学地理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理论知识,人文活动与形象思维密切联系,让学生具有更广阔的发
摘 要:大学地理科学素质旨在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地理基础知识,从而形成对地理价值的正确认识,要实现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必须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文活动的统一性。大学地理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理论知识,人文活动与形象思维密切联系,让学生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适应社会。基于此,本文就大学地理教学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培养与整合开展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大学地理;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培养与整合
当前,在核心素养思想逐步深化情况下,大学地理教学也应注重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地理学不仅包含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而且有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偏重于学生的智力培养,忽视了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许多学生存在“重智轻德”的问题。大学地理教师应认识到地理是开展人文教育的便利学科,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灵活、科学地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相整合。
地理教学论文范例:基于大数据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课程设置
一、大学地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内涵概述
科学素质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涵盖了社会概念的理解,强调个体发展,是大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是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价值[1]。人文精神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概念,包括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真理的热爱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重在提高思想境界。大学地理学科蕴含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倡导人与地理环境和谐共生发展。在地理教学内容中,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是最基本内容,环境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2]。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地理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有必要明确“资源”是探讨的核心,具有很大的反馈作用。地理科学素质要求学生注重节约和开发综合利用地理环境,尊重多元文化发展的内容,揭示自然环境、人文情怀的和谐发展,使学生能够尊重地理环境、保护地球。
二、大学地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整合的重点
在地理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技术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地理科学技术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要充分发挥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势,必须在教学目标中确立科学探究方法,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唯物主义价值观,体现大学地理蕴含的教育价值[3]。要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整合,需要选择适合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必须高度重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体现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为大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地理知识是以教材为主线,插入多种教学方法,调查活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必须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通过专项学习,增加学生的人文精神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探究能力。
大学地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培养与整合的策略
(一)开展调查活动,渗透人文精神
在开展大学地理调查活动时,教师可以先确定调查题目,然后将班内学生分成各个调查小组,每个小组完成相应的调查任务,编写调查报告,最终进行班级汇报[4]。例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许多人因追求健康而更加关注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但在农产品生产中,一些生产者为了增加产量和收入会使用化肥和农药,对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绿色农业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农产品农药的使用情况,并利用互联网收集农药对地质环境带来的危害。在调查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绿色科技农业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开展更广泛的地理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对当地河流水质污染的调查、对校园绿化面积的调查、对寝室垃圾处理的调查等,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确定调查的主题,以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精神。
(二)优化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
在大学地理教学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意识,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为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5]。例如,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带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让学生通过各种有趣的案例提高科学素质,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丰富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摆脱传统应试教学思维的束缚,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带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相互整合。
(三)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生活教育”即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地理知识,增加情感体验。情境教学改变了灌输式、一言堂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大学地理理论知识有创造性地导入相关情景中,利用形象、趣味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在探究中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造知识迁移的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地理科学素质,并将人文精神融入其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产物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实现大学地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有效培养与整合,不仅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而且有利于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大学地理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地理资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把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同时,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本质上体现人文情怀,使学生在大学地理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双重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先东.试论大学地理教学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与整合[J].华章,2013,(29):174-174.
[2]李光.浅论大学地理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A0):145.
[3]刘忠敏.地理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7):132.
[4]徐小玲,关英敏,顾萌, 等.高师人文地理方向课程群考试改革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4):150-152.
[5]余维,程钟林,倪琳.地理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9):16.
作者:马瑞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