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汉代太学学生的选拔> 正文

汉代太学学生的选拔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11-19 10:22

本文摘要:两汉时期的太学生,西汉多称博士弟子或弟子。东汉多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选拔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并且变得较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由太常直接选补、由郡国荐举、官僚弟子入学和明经下第者入学。下面我们将对汉代太学生的选拔加以考察。

  两汉时期的太学生,西汉多称“博士弟子”或“弟子”。东汉多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选拔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并且变得较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由太常直接选补、由郡国荐举、官僚弟子入学和明经下第者入学。下面我们将对汉代太学生的选拔加以考察。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可以说,汉初选拔太学生的标准是较高的,并且十分的严格。太学在最初建立的时候,公孙弘在奏疏中就确定了博士弟子和受业如弟子者的选拔办法。 “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1] 这里面就记载了太学生的两种选拔途径:太常选补和郡国荐举。

  哲学论文投稿刊物:《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1988年创刊伊始,一直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高水平,高质量”、“求新求实”的办刊原则,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注重涵纳对已有理论新见解、对科学方法新探索、对某一学科领域新开拓的有效信息,刊出大量促进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史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发展的文章。

  首先,由太常负责选录的博士弟子,要求年龄上必须是18岁以上,行为举止端庄而且身体健康,但是在道德修养方面并没有做出要求。可以说,录取权完全掌握在太常的手中。其次,由郡国荐举的则提出了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即“好文学”,有良好的学习志向;道德上要“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即尊敬长上、躬行政教、遵守礼法、乡里名誉好并且言行一致。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地方上选送的太学生,它的录取条件比太常直接选送的要明确了许多。

  同时,地方选送也成为太学生的主要来源。因为太常直接选择的对象一般只限于京师范围。而作为天下最高学府的太学,自然是面向全国招生。因此,地方举送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太学学习,但是不能算正式弟子,只有经过太常选补后才能成为正式弟子。所以,实际上太常多是从已经在太学学习的各地学生中选补正式弟子。在太学兴办的早期,朝廷非常重视博士弟子的录取。在选候补弟子时,博士往往要对他们进行考试。“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试诵说,有法,疑者丘盖不言。诸博士惊问何师,对曰事式。”[2] 考试时先是观察应选者的行为举止, 然后是考试诵说儒经,还要询问原是何师而学。可见对博士弟子的选拔是十分严格的。

  到王莽执政后,太学在招生制度上发生了改变。开始“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3] 自此,公卿子弟开始进入太学读书。东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兴盛,贵族官僚子弟纷纷涌入太学读书。“雄又奏征海内名儒为博士,使公卿子弟为诸生。”[4] 质帝本初元年,梁太后又下诏要求“自大将军至六百石,皆遣子受业,”[5] 之所以增加公卿子弟入学,主要原因是这种招生方式的改革为太学找到了一条节省开支的渠道。

  我们知道,自从太学建立以来,他的发展规模是不断扩大的。“昭帝时举贤良文学,增博士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增倍之。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数年,以用度不足,更为设员千人,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养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学弟子少,于是增弟子员三千人。岁余,复如故。

  平帝时王莽秉政,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6]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儒学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而儒学也越来越受到西汉政府的重视。因此,朝廷为适应这一需求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即扩大太学生的招生规模。也就是说,武帝时,整个太学的博士弟子是50人,到昭帝时增加到100人,宣帝末年,增加到200人。

  到元帝时,放宽了对学生的入学要求。不管是原来的博士弟子,还是得受业如弟子,只要是能通过一经的人,都免除赋役并且成为正式员额的博士弟子。但是几年后,因开支太大,导致国家财政紧张。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改为设博士弟子员1000人,但是在各郡国中正式设立国家规定的教师,以满足社会对儒学人才的需求。到了成帝末年,由于有人说孔子作为私学教师,门下弟子还达三千人,而堂堂的中央官学仅一千人,太少,于是又将学生人数增加到三千人。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问题。从武帝建立太学开始,到成帝末年一百多年的历史当中,始终没有解决好太学扩大招生与国家财政负担这一问题。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儒学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由于太学规模太小,培养人才供不应求。于是政府就千方百计增加正式太学生的员额。

  但是当时只考虑用国家财政解决,而朝廷用在教育上的经费又太少,一条路显然解决不了问题。所以,王莽执政后,便将眼光盯到“得受业如弟子”这种特别生身上。“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就是说增加官僚贵族子弟,让他们以“得受业如弟子”的身份来太学学习,并且不再限制名额。这种招生方式的改革既扩大了太学的招生,又找到了一条节省开支的渠道。同时也满足了社会上对儒学人才的需求。

  东汉时期,经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达到了极盛的时期,经学教育出现了家族化的倾向。因而,学习经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太学在王莽入学方式改革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政府与以往相比进一步放宽了太学生的入学条件。首先,是在入学年龄上放宽了要求,即由西汉政府时期的“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变为几乎无年龄限制。“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馀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

  [7]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习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8] 甚至还出现了像贾逵“自为儿童,常在太学”[9] 的现象。其次,从学生的来源看,入学渠道进一部增加。西汉中期的太学生是由太常选拔和地方举送的,王莽时增加官僚弟子入学就读。而到了东汉顺帝阳嘉元年时,又增加了明经下第者考试录取这一途径。“以太学新成,试明经下第者补弟子,”[10] 这说明太学生的来源又增加了一个渠道,即察举明经科未被录取的学者,可以补为博士弟子。

  第三,太学生的选拔程序与以往相比简化了许多。西汉时,学生入学需要县令长举荐后尚须两千石“察可”,而东汉时期只要县令长同意即可入学。如仇览到太学学习就是县令王涣一句话的事。“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11]

  注释:

  [1]、[2]、[3]、[6]《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

  [4] 《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雄传》

  [5] 《后汉书》卷六《质帝纪》

  [7] 《后汉书》卷三十一《张堪传》

  [8] 《后汉书》卷七十六《任延传》

  [9] 《后汉书》卷三十六《贾逵传》

  [10]《后汉书》卷六《顺帝纪》

  [11]《后汉书》卷七十六《仇览传》

  参考文献:

  [1]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87-199.

  [2]陈蔚松.汉代太学考选制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第4期.

  [3]晋文.汉代太学浅说[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第6期.

  [4]高慧斌.汉代太学管理体制管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5期.

  作者:晓伟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