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建筑论文》 福州市闽侯县溪源寨的建筑特色研究> 正文

福州市闽侯县溪源寨的建筑特色研究

所属分类:建筑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10-14 10:00

本文摘要:摘要福建民居古厝众多,乡土文化浓郁,其中福州寨庐又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精湛的建筑技艺,构成了福建防御性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选取了福州闽侯县溪源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从布局、平面、立面、构造、装饰和功能等多方面展示福州寨

  摘要福建民居古厝众多,乡土文化浓郁,其中福州寨庐又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精湛的建筑技艺,构成了福建防御性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选取了福州闽侯县溪源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从布局、平面、立面、构造、装饰和功能等多方面展示福州寨庐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福州寨庐防御性建筑建筑特征

建筑特色

  1福州寨庐概况

  1.1福州寨庐的定义

  寨,在《辞海》中的释义为防御盗匪的栅栏,同时也有村庄的意思[1],《集韵》中道:“柴,篱落也。或作寨”[2]。寨最初含义是篱笆,亦指围有篱笆的羊圈,或者围有栅栏的军营,《陈书》中:“时巴山陈定亦拥兵立寨”[3],可见寨古时候就指具有围护功能和防御功能的建筑实体,强调其防御性。

  庐的意思则是简陋的房舍,《汉书·食货志》中:“余二十亩,以为庐舍”[4],有田园中的房屋的意思,强调其生活性。寨庐,围墙作寨,筑屋为庐。关瑞明教授在其“寨堡·福州寨庐”一文中便有这样的定义:福州寨庐,多布分于福州周边县区,建于明清与民国早期,是福州山区民众为了躲避战乱、匪患骚扰,在多进、多排的院落式大厝的基础上,加厚最外围的墙体,形成坚固的寨墙,同时保留福州特色的“马鞍墙”,从而创造出的兼具聚居与防御双重功能的“福州寨庐”民居建筑,它在山坡山多称为“寨”,在平原山多称为“庐”[5]。

  1.2福州寨庐分布

  根据《福州市志(第七册)》可考,福州山区曾经寨庐林立,随处可见[6]。然而,现存保留较为完好的已经为数不多,以行政区划分,主要分布在福州周边县市中,如福清、永泰、闽侯、闽清等,其中尤为集中分布于永泰山区密林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有福清东关寨,永泰三捷青石寨、洋尾米石寨、闽清岐庐、闪庐,闽侯溪源寨、侯云堡等。

  2溪源寨的建筑布局

  溪源寨位于闽侯县鸿尾乡溪源村,建于1853年(清咸丰三年),溪源寨坐西朝东,背依青山,前临田园与蜿蜒的穆源溪,平面呈长方形,占地约6000m2。据民国《闽侯县志》记载:“溪源皆山田,有古寨焉”[7],民国《穆源林氏族谱》也有记载:“有宜承先人薄业,益以妻亲资助,兴家构堡屋,宏敞冠全穆。置田产荫后人,诚可谓裕后之租。”溪源寨地处深山,放眼望去,于青山绿野之间,高耸的马头墙犹如羽翼般飘逸舒展。近前细看,墙顶块块方型灰瓦与土墙紧紧相嵌,威压肃穆。

  3溪源寨的建筑特征

  3.1平面布局

  溪源寨坐西向东,方向略微朝东南,青山作枕,面揽田园,是鸿尾乡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清代方形寨堡。古寨以土木石混合构筑,占地面积约6000m2,共228间。整座古寨平面呈现长方形,长约为75.00m,宽63.00m,内核空间以“合院式”布局,与福州院落式大厝相似。沿中轴线由外及内依次是门厅、前天井、前厅、主天井、大主厅、后天井和后厅,前后三进。俯视整座古寨,核心的主厝以正堂为中心,是所有厅堂规格制式最高的一座,正天井是典型的“四水归堂”,以封火墙为隔断,并以灵活多样的连廊、檐廊联通左右护厝。

  溪源寨四周高墙环绕,前左和后右犄角各建有一座方形碉楼(西南方碉楼已毁坏)。戴志坚教授在书中概括其为:主楼三进布局,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左右两侧则配有厢房,面阔三间[8]。正房两侧建有双层木构的楼房,紧贴寨墙建有双层木构的护楼,由吊脚楼与主楼构成,底层设有宽阔的通廊。溪源寨正面设有三个入口,一主二次,均设里外两重门。其中大门采用硬木做成,厚度为230mm,外围铺以铁板防火,十分坚固,古寨左侧侧墙设有一次入口,以作备用逃生。古寨的阶梯、台基和天井周边边缘处于屋檐滴水正下方,均采用精心凿制的长条石条铺成,显得美观与整齐。天井内设置有环状的排水沟,排污防涝功能良好,后天井内凿有两口古井,至今依旧水质清澈。整座古寨布局严整,主次空间疏落有致。

  3.2立面设计

  溪源寨坐落于较为平缓的林地前,整体落差起伏较小,从第一进的门厅到最后一进的后厅,整体落差约为1m,古寨内天井下沉约0.45m,屋檐出挑深远,具有极好的排水防涝功能。溪源寨正立面设有一主二次三个入口,均设里外两重门,其中主入口为方形,外门宽1.90m,内门宽2.10m,由厚度230mm的硬木制成,两个侧门为拱形,外门宽1.1m,内门宽1.3m。

  就地取材是福州寨庐建造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样也是古人追求道家的“天人合一”和尊重自然的重要体现[9],外寨墙由两层组成,底层由花岗岩凿制成方形块石垒砌而成,与地面成45°倾角,内外两层,中间填土,不辟房间,不开窗户,高为3.9m,墙体厚2.5m。侧立面形制与正立面相似,不同的是依据所处位置的坡度,分为三个逐渐增高的台基,但前后落差很小,仅有200mm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落差约1m。侧面设有一个拱形辅门,条状青石垒砌而成,门洞宽为1.2m,最高处为2.2m。

  上层采用生土和碎石夯筑,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设有斗型瞭望条窗,间距约为3.1m,每两个条窗间设有两个射击孔,整齐划一,条窗具有通风采光、观察敌情与阻击敌人的功能。主门对应的门厅屋顶做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段脊和高低檐,主门顶设有宽1.5m,高0.7m的长方形观测窗,亦作浇水口用,古时候防范山匪用火烧门,一旦发现明火,便可用水浇灭,又可以倒注热水或者热油来击退门口来犯的外敌,具有很强的防御性,正门上部设置有出挑极大的雨披,曲线优美,极具韵味。

  溪源寨前左和后右各有一座高三层的碉楼(其中后右碉楼已经倒塌,仅剩残垣),高约为10m,同样分成上下两层,下层为用方整块石垒砌而成的寨墙,块石同地面呈45°倾角,具有极强的韵律美。碉楼四角则用平整条石加固,下宽上窄,坚固稳定。上层为生土夯实的外寨墙,同样设有条窗和射击孔。整座古寨虽然不能依靠陡峭山地来提升防御性能,但厚重高大的寨墙,良好的外部视野,坚实的砌筑技艺,坚固厚重的大门和互为犄角的碉楼,通过种种防御措施,从不同方向、不同方位交叉射击来敌,形成密集的防御火力网,击退来犯的山匪强盗。

  3.3结构类型

  溪源寨主入口的门厅自下而上分别为基座、柱础、勒脚、外寨墙底部垒石基座、上层夯土墙、顶部青瓦覆盖的屋架、燕尾脊屋脊等。基座采用花岗岩条石铺设,柱础则用青石雕刻成素面圆鼓型,木制挡板做成勒脚,整个前楼采用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悬山顶构造,底层寨墙和木结构共同承重,上层环楼为独立木结构,上层外墙采用生土、碎石夯筑。后厅结构与门厅类似,采用穿斗式木构架,进深五柱,悬山顶,一层设祭祀堂,二层向外挑出走廊,配以精美雕刻的木质栏杆。

  3.4建筑装饰

  古寨外墙用于防御,较少装饰,外部可见的仅有在大门上的雨披和马鞍墙上加以装饰,整体朴素庄严,自然大方,而走进溪源寨,内部的建筑装饰则繁简有度,要点突出。沿着寨庐中轴线,举目四望,溪源寨的檐下、梁架、斗拱、垂花、窗棂、雀替、隔扇等都装饰了各式各样的精美木雕,尤其是门窗上的雕刻格外引人注目,刻有“花开富贵”、“鸳鸯戏水”、“仙桃献寿”等花鸟人物,栩栩如生。

  封火墙是福州寨庐的建筑装饰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福州寨庐区别于土堡、土楼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封火墙也作“风火墙”,是古代居民聚居区为了防止火势蔓延,造成火灾延烧成片,在建筑山墙面处建筑高于屋顶的隔墙[10],在福州地区,因为封火墙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曲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习惯称之马鞍墙。溪源寨的封火山墙顶部呈平头状,连接顺滑的曲线,尾端是飞翘的翼角,如果封火墙形状依附风水五行的说法来区别,溪源寨是方形(土型)顶部呈平头状,而山墙的类型常与屋主的希望及抱负相关。

  在樨头墙顶部的翼角下和屋脊的脊坠上都作有灰塑,刻有草木花鸟、人物故事、吉禽瑞兽等,刻画精致,形态逼真,这些精美的雕饰与细节处理展示了当时工匠鬼斧神工的工艺,不仅丰富了古寨的建筑空间形式与造型,拥有很强的观赏性与艺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屋主的文化、艺术修养。

  4溪源寨的建筑功能

  福州寨庐可以说是一种由传统的院落式大厝演变过来,兼具聚居功能与防御功能双重性的传统民居建筑。福州寨庐可以追溯到明朝,现存完好的有一百余座,它以方形为主,基本上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以内部隔墙组成各功能区的围合院落形态,是一种强调居住,并重防御,搭配精美装饰的中大型山地民居。

  首先,寨庐具有防御功能。寨庐的防御性功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性防御,指在有敌人入侵时临时躲避进寨中防御;另一种则是长期性防御,指居民日常生活起居都在寨中,形成了“家寨合一”的居住形式,显然溪源寨属于后者。溪源寨的防御体系称得上是一种多方位、多层次、多范围的立体防御体系。首先,它表现在选址上,依托于田野深水岸边,背靠山野密林,依山势而建,巧妙利用了山体、水体等天然屏障,在有良好视野的情况下,形成了第一道防御屏障,攻守兼备。

  其次,建筑主体部分通过高大的寨墙、坚固的寨门、结实的碉楼以及寨墙上密布的射击孔与瞭望窗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防御网,同时寨庐也给他人营造出一种易守难攻之感,令山匪望而却步。其次,寨庐具有居住功能。溪源寨的居住功能主要集中在内核空间里,其核心仍然是福州传统院落式大厝。黄汉民先生在其“福建民居的传统特色与地方风格”一文中谈到了“福建传统民居的内部空间中,最丰富和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内向的‘厅井’空间。”[11]而在福州合院式的民居建筑中,主要分为厅堂、天井与两侧护厝。

  厅堂位于平面中央,分前后厅,前厅多用于家庭日常起居空间,中间设隔断,后厅用于白事,左右为厢房,是次于上房的居住空间。两侧护厝多作餐厨、仓储、防御等辅助性用房,当寨中人口增多时也作临时居住功能。正是厅堂与天井共同组成的内向厅井空间统领了整个建筑空间,而厢房、门房等实体空间变成附属,使得空间主次关系明确。溪源寨的居住空间以厅堂为中心,依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习俗,依次安排在恰当位置,反映出传统的家族观念与严密的宗法思想[12]。值得一提的是,溪源寨常驻的仅剩一户,大部分早已搬出古寨,所以现在古寨已作为类似宗祠的功能存在,正厅两侧的厢房已成为香堂。

  最后,寨庐具有祭祀功能。寨庐大多以单一宗族关系聚居,溪源寨的祖堂位于中央的上堂内,摆放了案几以祭祀祖先,同时婚丧嫁娶也位于这里。同土楼不同,寨庐只设置宗族祭祀用的厅堂,并不另设专门的祠堂建筑祭祀祖先,可见其遵循着“祀宅合一”的形式。

  5溪源寨的设计思想

  通过对溪源寨空间形态及其建筑特征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设计思想。(1)建筑结合环境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遵循着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选址上因地制宜,在选材上就地取材。(2)空间布局有序强调家庭秩序与宗法观念,一方面,是形成“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居住等级秩序;另一方面,设有祖堂的厅堂的建筑用料、制式、规格也是整座建筑的最高,体现了对于自然、祖先的敬畏。

  (3)多种功能兼顾空间布局的伸缩性与灵活性,建筑空间主次明确,以厅堂为核心,生活功能向前后进深展开,附属功能沿左右护厝向侧面展开,集居住、防御与祭祀功能于一体,通过连廊与院落空间的联系,分中有合。(4)建筑适应气候建筑强调适应当地特定气候、生活模式与民俗习惯,巧妙利用连廊、院落和厅堂等灰空间,组织通风与采光,协调日照与遮阳,营造出冬暖夏凉的宜居环境。

  (5)装饰反映人文装饰与细节雕饰、灰塑等题材的选择,反映了当地居民的传统风俗、民间信仰与日常生活,体现了古寨主人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以及希望得到福、禄、喜、寿的美好愿望。结语福州的寨庐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的营造理念是建立在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生活模式与经济水平的特定背景下,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极具福州特色的地域性特征。它集居住、防御、祭祀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特征,使得早期发现寨庐的专业人员把他归类在土堡之列[13],近期有的学者把它称为“寨堡”[14]或者“庄寨”[15],它所表现出的一些空间设计思想,经过提炼和升华,对当代建筑设计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建筑论文范例: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在对溪源寨建筑特征的深入调研中,通过细致测绘研究,我们发现,溪源寨是典型的保存较为完善的三进方形寨庐,建筑雄伟,空间布局合理,雕刻图案精美。由于维护资金的匮乏、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薄弱以及相关保护政策的不完善,包括溪源寨在内的许多寨庐都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保存现状都不太乐观,寨内随意架设的电线以及集中堆放的柴火,具有很大的火灾隐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寨庐的生活条件早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所需,常常会出现“空屋化”现象。寨庐作为我省独树一帜的传统防御性民居建筑,希望能同土楼一样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为其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活化利用的动态保护方法。

  参考文献

  [1]舒新城.辞海(合订本)[K].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47:257.

  [2](宋)丁度.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69.

  [3](唐)姚思廉撰.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167

  [4]张七公子.简书,编.汉书:食货志.杭州: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2014:86.

  [5]关瑞明.寨堡·福州寨庐.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62

  作者:李一超、关瑞明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2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