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承德市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一直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至今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7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30.4万亩,匹配荒山荒地造林339.6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累计完成林业
承德市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一直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至今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7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30.4万亩,匹配荒山荒地造林339.6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累计完成林业产业基地任务81.95万亩,抚育经营项目131.3万亩,补植补造任务259.92万亩。
基本建成了沿边沿坝防风固沙林、滦潮河上游水源涵养林、低山丘陵水保经济林、川地河岸防护林和环城沿路绿化美化风景林五大防护林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201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67%。全市沙化土地面积从2000年的1129万亩减少到590.8万亩,大风、沙尘等灾害性天气减少,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全市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三类以上标准。
2018年,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78天,市区PM2.5浓度年均值为32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京津冀城市前列。经中国林业科学院评估,2013年承德市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7502亿元。承德被誉为“华北绿肺”。2017年,承德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逐步形成了长城沿线板栗、兴隆山楂、中北部山杏仁、中南部国光苹果等优势产品。全市建成板栗、苹果、山楂、仁用杏等八大经济林基地953.9万亩,其中干鲜果树357.8万亩,年产果品148.7万吨。
建成林果加工企业356家,林产工业产值2.74亿元,果品经营加工产值57.31亿元,林果产业已经成为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广大退耕户直接得到国家钱粮补助金40亿元,并解放出许多劳动力,通过从事劳务输出等第三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开发建设茅荆坝、辽河源等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24处,其中国家级7处,开发旅游景区、景点500处,促进了生态旅游业的全方位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
领导重视,落实责任。承德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退耕还林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是工程建设管理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全程负责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按照年度建设任务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逐年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承德市坚持生态建设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工程建设紧紧围绕全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实施。即:完善五大体系、突出六个百里、治理千条流域,建设五个百万亩(山杏、板栗、刺槐、速生杨、沙棘)和五个十万亩(苹果、山楂、特色果、桑蚕、花卉)林果基地,大力发展山杏、果品、木材、森林旅游四个主导产业,突出发展食用菌、桑蚕两个区域优势产业,着力开发沙棘、花卉和林下三个新兴产业。
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按照“谁退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探索总结出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反租倒包、联户经营等多种适合承德实际的造林绿化机制,并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林业的政策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林业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经济林发展的决定》《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调动了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促进了民营林业发展。创新科技,规模治理。积极探索容器苗繁育及整地造林技术。
在使用乡土树种的基础上,引入丰富造林树种,加大容器苗繁育力度,提高苗木繁育技术水平;同时试验研究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树种、不同规格、不同时间容器苗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效。探索总结出林草、林药、林苗、林花、林禽养殖等生态经济治理模式,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坚持目标责任管理。将工程建设任务落实到技术人员,签订《技术承包责任书》,与评选先进、评聘职称、晋级挂钩。
坚持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按验收结果兑现政策,严把设计、种苗、栽植、验收四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格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工程建设资金进行管理,退耕补助资金全部采取“一卡通”的方式直接兑现给退耕户。
各县、区都配备专门人员利用微机管理档案。落实公示制度。把退耕还林项目实施情况,包括分户的退耕面积、补助资金等列入村务公开内容,市(县、区)还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抚育管护。新造林地全面实行封禁,创建专职管护与自我管护相结合的管护模式,把管护责任落实到责任主体和具体人员,明确责权利,做到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巩固成果,提高效益。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借助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对退耕还林地的补植补造、抚育管护和新建林业产业基地力度,建成林业产业基地81.95万亩,抚育经营118.6万亩,补植补造259.7万亩。通过扩穴、修枝、病虫害的防治、割灌等措施来提高退耕地的经济效益,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林业方向论文范文阅读:农业论文退耕还林工程经验与问题
摘要:西吉县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西吉县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退耕还林之路,较好地实现了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西吉县;退耕还林;工程;经验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