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震灾搬迁户生计转型及转型机理研究—来自西藏的调查> 正文

震灾搬迁户生计转型及转型机理研究—来自西藏的调查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4-28 16:37

本文摘要:摘要重大地震灾害后往往需要对灾民进行易地搬迁,搬迁后的生计能否成功转型关系到灾民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典型个案,研究受地震影响的樟木镇居民搬迁前后的生计方式及生计转型机理。搬迁前,他们的生计方式主要集中于农牧业、竹编业、背夫和向导等传统生

  摘要重大地震灾害后往往需要对灾民进行易地搬迁,搬迁后的生计能否成功转型关系到灾民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典型个案,研究受地震影响的樟木镇居民搬迁前后的生计方式及生计转型机理。搬迁前,他们的生计方式主要集中于农牧业、竹编业、背夫和向导等传统生计方式以及餐饮、住宿等现代生计方式;搬迁后,完全从事非农化生计方式。

  分析发现,生计方式的成功转型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干预和搬迁户的自我调适,前者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后者是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两者缺一不可。当然,生计转型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即生计转型的突发性导致部分搬迁户无法从自身心理和外部环境上完全适应新的生计空间。因此,进行恰当的心理辅导、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加强劳动力培训等工作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震灾搬迁;搬迁户;生计转型;政府干预;自我调适

农村土地流转

  1引言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以及随后发生的余震,对中尼边境上的居民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性影响。居住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的居民被迫紧急搬迁,生计方式突然改变。相对于生计方式的渐变性来说,生计方式的突变性更易产生生计风险,孳生贫困,因此,探究震灾搬迁户生计转型及转型机理非常必要。目前关于生计研究的文献很多,主要集中在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方式、生计可持续性等方面。

  本文重点探讨的生计转型有较多研究文献,侧重失地农民和搬迁群众的生计转型意愿和影响因素[1-3]、生计转型方式和途径[4-6]、少数民族生计转型过程与原因[7-11],但很少研究生计方式的突变性以及生计转型机理问题。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樟木镇居民搬迁到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搬迁点而引起的生计方式突变为切入点,对比搬迁前后的生计方式,剖析其生计转型机理,希望为现有的生计转型理论和实践添砖加瓦,更希望为受到频发地质灾害影响的西藏各级政府提供案例经验和政策建议。

  2地震前樟木镇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

  地震前居住在樟木镇的居民以夏尔巴人和藏族人为主,他们分散居住在立新村、雪布岗村、邦村、樟木村等4个行政村,约500多户1700多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当地居民基本形成了特有的传统生计方式——农牧业、竹编业、背夫和向导,并在区位优势和市场经济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了几种现代生计方式——出租车行业、餐饮和住宿业。

  2.1农牧业

  “民以食为天,农乃国之本”。农业是人类最早的谋生方式之一,农业的种植种类和种植方式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生计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樟木镇平均海拔2300m,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年均降水量1530mm。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80%,丰盛的草场资源、奇特的冰川和几十个大小湖泊,特殊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当地人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从事农牧业传统生计。他们主要种植土豆、玉米、小麦、青稞等农作物,还种植西藏其他地方少有的冬瓜、青笋、南瓜、葱、芭蕉、葡萄、猕猴桃、番茄等瓜果和蔬菜,作物种类逐渐多样化。

  早期的耕作方式都是靠人力,随着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场意识的渗透等诸多原因,他们的耕作方式渐进地转变为现在的机械耕作,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时间。他们除了种植农作物外,有很多家庭兼营牧业。他们养殖犏牛和黄牛,制作酥油、牛奶、牛奶冰淇淋等各种奶制品。一直以来,他们的农牧业生产基本以满足家庭自身需要为主,只有小部分用来出售换取现金收入,具有典型的小农经济特点。当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少农牧户逐渐将大量农畜产品进行出售以获取足够的现金收入。当然,从事农牧业的居民主要集中在立新村、邦村和雪布岗村。

  2.2竹编业

  樟木镇竹林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邦村,该村80%以上的家庭都从事竹编手工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收入来源、具有独特优势的谋生方式。通常男性负责上山砍竹子和运到集市上销售,女性负责编织竹篓、竹篮、竹筐、竹凳等竹编物品,成为其传统生计方式之一。一方面满足自家的生产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进行出售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甚至是主要收入来源。根据邦村村委会负责人CD(为保护个人隐私,接受本文访谈的个人均以字母代替。同时感谢他们的无私帮助。下同)介绍,妇女平均2h编织一个竹凳,4h编织一个竹筐,编织一个竹篓则需要一天左右时间。按市场价,一个竹凳平均40元,一个竹筐55~65元,一个竹篓约80~90元,各种竹编物品根据大小不同,价格有浮动。一年可以挣到1.5万元左右。

  2.3背夫和向导

  樟木镇东南西三面与尼泊尔接壤,是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分支延长线。1965年中尼公路通车后,中尼两国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过往商旅和货物不断增加,是中尼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2014年樟木口岸全年出入境旅客达到140多万人,边民互市贸易总量达4285.49t,贸易总值为7919.23万元,进出口贸易额达126.67亿元[12]。樟木镇居民每天都同世界各地各种民族的游客和客商打交道,他们会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少则3种,多则5到6种语言:夏尔巴语、藏语、汉语、尼泊尔语、印度语、英语等,也因这个优势,背夫和向导成了很多当地人的重要的生计方式。

  比如雪布岗村23岁的农民CRB,会说藏语、英语、汉语、夏尔巴语、尼泊尔语等五种语言,他16岁(初二)辍学做背夫和向导,这是他最赚钱的工作。背夫收入按照货物的体积、重量和路程等综合计算工钱,运的东西大部分是游客的吃穿物品,也有其他东西,路程短的是樟木镇到友谊桥,只有13km,平均6元/Kg,路程长的是到加德满都或到珠峰,平均在1000元左右。向导主要按时间计算,短的一般是半天或4~5h,每小时25元;长的则7~10d,每天200元。受出租车行业的影响,背夫受到了较大冲击。

  2.4出租车行业

  由于樟木镇人流量比较大,特别是每年7~8月内地游客和国外游客非常多,为适应人员流动的需求,樟木镇出现了出租车行业。2015年前,樟木镇出租车最多有50多辆,司机大部分是夏尔巴人,他们对地形或路况很熟悉,不适宜自驾车游客。樟木镇客流量大,出租车司机每年平均能挣8~10万元。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从乔永春的调查来看,也可以印证旅游旺季出租车司机的收入非常可观[9]。由于生意火爆,由4人出资10万元于2010年10月成立了樟木口岸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不过地震后关闭了。

  2.5餐饮和住宿业

  樟木口岸作为重要的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除了有数万的游客往来之外,更多的是外来商人,每天流动人口近5万人,物流公司、边贸公司遍布大街小巷。因此,在樟木镇日益繁华的形成过程中,樟木镇的餐馆和旅店日渐增多,有尼泊尔餐馆、藏餐馆、清真餐馆及四川餐馆;旅店主要是当地人利用自家地块和住房进行改造而成,也有一些外来人经营的宾馆,其中80%以上的餐馆和旅店是樟木村当地居民经营的,他们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

  2.6其他生计方式

  樟木镇气候湿润,海拔低,有茂盛的原始森林,造就了樟木丰富的林业资源。为了避免火灾等意外发生,各村每年轮流派人当护林员。护林员主要是加强对林区火源的管理,及时报告火情,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发生森林火灾,协助办案机关查处火灾案件。通常,护林员只在天气干燥的时候才上山巡护森林。工资加补助,每个护林员每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一年收入大概21600元。总体来看,樟木镇居民的传统生计方式和新型的现代生计方式是结合当地资源特点、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渐变性。2015年4月25日在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及随后数次强烈余震,彻底改变了这种渐变式生计变迁。

  3地震后各级政府的积极干预措施

  3.1强地震的破坏影响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通常简称“4·25”地震),波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18县(区),全市30余万人受灾,以及随后发生的数次强烈余震,对聂拉木县的樟木镇造成了严重破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次生灾害多次发生,公路垮塌,电力中断,樟木镇一度成为“孤岛”。由于樟木镇建筑多依山而建,其一面靠山,另一面建筑依靠木梁悬空搭建在山坡上,受此次地震影响,山上土石松软,加上突降5h暴雨,山体更易松动垮塌,90%的房屋严重受损,27人死亡。农作物颗粒无收,牧畜死亡无数。樟木镇已无法继续生存,樟木口岸也完全中止运行,移民搬迁迫在眉睫。

  3.2各级政府的积极干预

  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实施避灾移民搬迁计划[13]。考虑到当时环境无法继续居住,4月28日晚西藏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连夜组织樟木镇受灾群众向外转移,最终樟木镇532户1717居民整体搬迁到400km以外的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临时安置点(先期转移到拉孜县临时安置点,半个月后转移到桑珠孜区临时安置点,当年11月又转移到桑珠孜区保障房。

  该安置点占地面积66.7余ha,帐篷1243顶,划分为A、B、C三个居住区和行政服务区。政府给受灾群众每户一个简易帐篷,每人每天补助25元,免费提供米、面、油、家具等生活物资,对受灾群众临时救济帮助非常大,保证了基本的生存需求。除了转移安置人员外,还于5月21~29日对樟木镇民众的贵重财产进行了转运,并于5月31日至6月24日对樟木镇商户的货物进行了转运,为部分民众的生计再生和转型贮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随后,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出台了《4·25地震樟木受灾群众易地安置政策》,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樟木商城正式开业,给樟木灾区群众提供了继续经商的生计空间。

  同时,为了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对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群众进行针对性的免费培训指导及职业技能鉴定,涉及汽车驾驶、装载机、挖掘机、钢筋工、混泥土工、木工、绘画等10多个工种。鼓励市区内企业吸纳受灾群众就业,每吸纳一名群众每月奖励100元,为期五年。另外,吉隆国际边贸市场建成后,樟木群众可参与经营,推介引导游客到樟木商城参观购物。由于樟木镇破坏严重,加之地质不稳定,原址恢复重建难度大。

  为此,日喀则市政府出台了《日喀则市“4·25”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即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建设樟木新区,新区面积56.6万m2,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齐全。新区安置房分为A、B、C、D四种户型,造价费用由国家承担60%、个人承担40%,个人无力承担的由银行免息或低息贷款,产权归受灾群众个人所有[14]。2016年9月,樟木镇受灾户全部签订了《4·25地震聂拉木县樟木镇受灾群众易地安置协议书》,由临时安置点整体搬迁到樟木新区,成为西藏第一个因地震而全部撤离的村镇。同时享受住房、社保、就学、就业、金融扶持、宗教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至此,西藏地方政府为震灾移民的生存和发展都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政策安排,打造了一个相对全新的生计空间,体现了政府的积极干预理念。

  4地震后搬迁户的生计方式

  人类学者认为,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一般会促成另一部分的相应变迁,甚至一个单独的技术创新也可能引起反应,最终形成一系列连续的变迁[15]。显然,尼泊尔“4·25”大地震是樟木镇居民生计方式转型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失去当地资源依托,搬迁到生存环境和资源条件完全不同的新区,生计方式的转变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和突变性,在新的生计空间重构新的生计方式,是否稳定和持久?根据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搬迁户生活在桑珠孜区樟木新区,没有耕地、没有家畜,几乎失去了原有的资源,无法继续从事农牧业和竹编业,也无法在原址继续做背夫和向导,如今基本从事经商、经营餐饮、外出打工等,完全转变为非农生计方式。

  4.1从事经商

  调查中发现,搬迁户在政府的帮助下,大部分从事经商活动,有以前就从事经商的,也有以前从事农牧业和竹编业的,大多在樟木商城从事特产品、日用品经营。总体来看,经营尼泊尔产品比在樟木镇成本高,损耗大,主要是运费增加了,但现在市场规模更大了,需求更旺盛了,市场机会比较多;现在经营西藏区内产品或国内产品,进货更便利了,但竞争也更大了,利润空间降低了。不过,大多数搬迁户对这种生计状态还是满意的。

  比如邦村牧民NP,他家原有3头黄牛、5头犏牛,搬迁时没法一起带到桑珠孜区,聂拉木县政府把他们的牛全部处理给本县其他乡的农牧民。现在NP家在桑珠孜区的樟木商城开了一家小商铺,商品主要包括藏式衣服和土特产、各种尼泊尔零食和生活用品等,主要面向外来游客。他认为现在生意还算可以,能够适应这种转变。曾经经商的立新村村民DDW继续经商,主要经营尼泊尔生产的酒、手工艺品。现在路费比以前高很多,因为要绕道吉隆县进货。当然,这里的消费者一点都不少于樟木镇,并且很多消费者以前很难买到从尼泊尔进口的酒,现在这些进口酒供不应求,生意很好。另外,搬迁后很多以前的竞争者从事其他职业,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4.2经营餐馆

  以前从事农牧业、竹编业的搬迁户现在大多经营尼泊尔餐为主的餐馆,一是他们对尼泊尔餐饮了解比较多,二是尼泊尔餐饮在桑珠孜区很少见,因此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相反,经营藏餐和清真回民餐馆较少,因为桑珠孜区原来就有很多清真餐馆和藏餐馆,搬迁户显然不具有优势。

  因此,选择合适的生计方式是需要结合自身禀赋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综合决定的,原邦村农民ZX就是一个生计转型成功的典型案例。ZX在搬迁之前,主要从事竹编业,夏秋两季砍伐竹子做竹凳,能编织200多个竹凳,挣8000~10000元。搬到桑珠孜区后失去了竹编生计,2016年7月他们开了一家餐馆,主要是尼泊尔咖喱饭很受欢迎,每碗25元,若客人需要多加料(鸡肉、土豆等)则多收5元,平均每天客流量40人,具体收入被调查者不愿说,但他说“对目前的收入状况非常满意”,可见收入很可观。

  4.3外出打工

  据邦村村委会介绍,目前桑珠孜区樟木新区有593名群众外出打工就业,有临时的,也有长期的。在桑珠孜区找临时工的人大多数是以前从事竹编业的,他们现在从事如餐饮店的服务员、收银员、超市销货员、酒店服务员、服装店销货员等;也有很多找到长期工作的,如开出租车、货车司机、银行柜员、中国移动后勤部等。总体来看,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适应了生计方式的转变。立新村农民CZG在搬迁前,她家从事农业生产,也兼业做过一些小生意,主要卖一些饼干、相册框、饭盘、高压锅、木桌、木凳等杂货物品,中国、印度、尼泊尔等各国产品都有,一个月能挣2万元左右。地震之后店铺及货物几乎损失殆尽,搬迁后也没想继续开店。目前她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一个超市做收银员,一个月工资3500元。她说收银员工作对她来说有以前的基础和经验,属于符合心仪的工作。

  5生计转型机理:政府干预、自我调适

  地震灾后搬迁导致灾区人口生计方式发生突变。搬迁前,樟木镇居民主要从事以农牧业、竹编业、背夫向导为主、以开出租车、经营餐饮为辅的生计模式,搬迁后完全摈弃了以前的传统生计方式,转变为从事经商、经营餐饮、外出打工等多元化的生计模式。虽然这种生计转型具有很大的被迫性和突变性,但转型总体是成功的。首先是政府的积极干预,为生计转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在受灾初期,西藏各级政府积极组织武警、消防、公安各种力量帮助灾民进行移民搬迁,民政、财政等部门提供最基本的温饱物资,保障灾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抢运了部分物资,为搬迁后的生计再造贮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由于多种原因无法在樟木镇原址进行恢复重建,日喀则市政府提出在桑珠孜区建立樟木新区,并设计4种多样化的住房类型,让灾民在新的环境里能够安心住下来。与此同时,在桑珠孜区新建樟木商城,给有意愿经商的灾民继续从事经商的机会;对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灾民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并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提供就业岗位,可以说,各级政府为其生计转型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政府的上述积极干预措施使灾民从心理感激党和政府,对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产生亲切感,更容易融入新的生计空间。其次是个体的自我调适,为生计转型注入了绵绵不绝的内在动力。

  樟木镇居民在受灾后搬迁到桑珠孜区,失去了原有的耕地、草场、林地、旅游等各种资源,应该说,大部分搬迁灾民的生计方式同以前不同,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安居乐业,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多种谋生技能的灾民来说是很困难的,尤其是从事完全陌生的生计方式更是困难重重。

  顽强的灾民没有陷入政府的救济和帮扶中而一味的“等靠要”,而是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帮助下,逐步建立起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积极结合现有的资源条件,以实际行动回应政府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创设等诸多帮扶政策,重新适应新的生计空间,谋求新的生计方式,实现了突变式的生计方式的转型。如邦村牧民NP以前是牧民,现在经营小商铺;邦村农民ZX以前从事竹编业,现在经营餐饮;立新村农民CZG以前兼营小本生意,现在超市做收银员,突出体现了个体的自我调适的内在动力。当然,还有一些灾民重操就业,其自我调适的难度小、易适应,比如继续经商的DDW。

  总之,在自然灾害导致的突变式的生计方式转型过程中,政府的积极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外因,为生计转型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个体的自我调适是最根本的内因,是生计转型的直接“操盘手”。如果没有政府的积极干预,个体的力量过于薄弱,生计资本严重不足,任何调整在程度与效果上将微乎其微[16],无法在短期内成功实现生计转型。如果没有个体的自我调适,一味地依赖政府产生“等靠要”思想,可能沦为“无业懒汉”[11],政府的积极干预将全部化做泡影。因此,政府的积极干预和个体的自我调适一个都不能少,外因和内因共同起作用,共同促成了生计方式的成功转型。当然,社会团体也在这种生计转型中起到了辅助作用。

  6问题与建议

  灾难救助与重建实践是项极其复杂的任务[17]。在搬迁户生计转型总体成功的背后,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气候海拔差异导致的身体不适。樟木镇海拔2300m,氧气充足,气候湿润,搬迁到海拔3850m桑珠孜区后,氧气不足,气候干燥,部分年纪大的居民经常出现流鼻血、呼吸急促等症状,对生存本身形成一定的威胁。加之对新环境不适应进而产生恋乡情结,希望回到世世代代生活的樟木镇。二是生计转型中部分群体出现转型困难。特别是出租车行业个别司机存在一定的收入落差和心理不适。

  另外还有个别年纪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又缺乏技能的灾民重新谋职的难度比较大。在目前来看,由于地质环境恶劣,重建樟木镇的可能性非常小,至少短期内,搬迁灾民无法回到原址谋生。而要继续稳妥地解决好生计转型问题,开展必要的身体检查、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加强劳动力培训、做好社会保障兜底等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针对所有灾民进行一次心理辅导筛查,对重点人群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针对50岁以上的灾民进行统一的健康检查,对已经出现身体问题的要尽早就医并安排补救措施;针对无法就业的困难灾民要提前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从长远考虑,重点举措是对有劳动能力的灾民进行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因为劳动技能关系着生计转型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银银,马志雄,丁士军.失地农户生计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06):42-51.

  [2]赵立娟,康晓虹,史俊宏.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转型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08):158-162.

  [3]崔冀娜,王健,张晓慧.青海藏区移民生计转型意愿及其代际差异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09):16-21.

  [4]赵旭,肖佳奇,段跃芳.外迁安置、土地流转及水库移民生计转型[J].资源科学,2018,40(10):1954-1965.

  [5]马志雄,王娟,丁士军.被征地农户的生计转型:“土地换货币”可行吗?[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144-150+167-168.

  [6]史俊宏,赵立娟.非自愿迁移人口生计转型困境及发展能力提高策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04):603-609.

  农业土地论文投稿刊物:资源科学刊登文章主要是资源科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征稿对象从事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资源管理与资源立法等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