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解读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正文

解读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5-27 16:26

本文摘要:摘要:如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作为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林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林业产业结构、营林生产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完善,并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才能提升营林

  摘要:如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作为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林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林业产业结构、营林生产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完善,并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才能提升营林水平,增强经济收益,促使我国林业实现长久发展,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增添助力。

  关键词:林业造林;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农业与技术

  引言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企业对于木材需求量大幅度上涨,当地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建设,还要保护当地林业生态平衡。因此,在保证能够高效准确地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需要从技术、人力、资金等方面加强资源的整合,全面发展林业造林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推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林业发展还要关注生态问题,在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林业生态平衡。

  林业论文投稿刊物:《农业与技术》Agriculture&Technology,杂志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农业与技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级农业综合性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962X,国内刊号:CN22-1159/S,邮发代号:882755。

  1林业造林方法

  1.1穴植造林法

  穴植法造林的应用较为广泛,适用于对土地环境要求低、易成活的苗木。主要是指对局部土地进行平整后,在地上挖穴后移栽树苗,坑穴的大小应确保苗木主根系被完全覆盖。由于在苗木移植后四周土壤会有所下沉,因此移植深度应超出苗木根茎原有土印的2~4cm,如若栽植深度较浅,则会使部分根部暴露在外,使水分加速流失;如若栽植深度较深,则不利于苗木呼吸,影响枝叶生长。在种植之前需要先育苗,确保幼苗水分充足,保持苗木根须健壮,不会在植苗时因缺水而死亡,当苗木的根须较为充足时便可移植到目标土地中。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在移植时应注意根须完整,不可出现断裂或损坏,且要采用成熟可靠的移植技术,才可确保苗木成活,造林成功。

  1.2分蘖造林法

  在利用分蘖造林过程中,要先将种子培育两年左右,然后等待生长到一定程度,这样分蘖的效果更好。对于一株生毛竹来说,能够分蘖成5株左右。那么利用毛竹来进行造林,大概在六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够成长成森林,使用分蘖造林,能够长时间的获得相应的效益。而且这样的方法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母苗,在种植毛竹的区域得到很好的欢迎。但是,虽然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是需要在春天的时候,将分蘖苗挖出,然后运送到造林的位置,那么在这过程中可能就会破坏根系的自然生长,进而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存在一定的问题。

  1.3插条造林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春天和冬天这两个季节,一般都是在春天发芽后和秋天落叶后进行。会使用直径为2cm左右的枝条,然后剪去多余的枝干,保证长度在13cm左右,根据实际种植的距离来进行插杆,在完成后巩固土壤。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插条前,应该及时对土壤进行浇水处理,对其进行翻耕,然后在修剪插条完成后,及时的对幼苗进行盖土,并且在这过程中覆盖一层薄膜。利用这样的方法来更好的保温,推动插条快速发芽,更好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2.1规范森林资源的使用

  人工造林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大有裨益,与此同时还能为社会的生产活动提供足够的木材。但在生产过程中,森林资源的使用得不到科学的规划,将会导致采育失衡,降低森林覆盖面积,最终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造成严重影响。树木的损失将会带来水土流失、动植物生长受损等影响,严重时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林业管理部门需要提升对森林资源使用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采伐,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的使用率,从而有效避免森林资源的浪费。对于采伐的树木,需要做好统计管理,及时进行补充,对于已经造成损伤的人工造林,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同时,还应该保证林区的系统性,从而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根据营林生产和林业生态发展的现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长期有效的策略实施,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技术,充分利用良好机遇,根据自身林业产业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充分体现高层次的生态建设水平。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要从林业树种着手,着重提升林业树种的质量,以确保营林生产成效。在造林种植前,需充分了解相应地区的种植情况,尽量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在培育以前当地从未栽培过的树种时,应当多查阅资料,并借鉴成功经验,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

  还要确保所选择的树种在成活率、适应性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障其成林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应当着力加强林业相关产品的开发,在深加工方面逐步强化,使林业产品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实现良性的生态循环是林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并加强林业产品的开发与升级,减少林木以低层次原料出售的现象,挖掘林木资源的最大价值,务求实现物尽其用,避免有限的林木资源被浪费,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另外,还可以将林业资源和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借助丰富的林业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通过与旅游部门的合作对林业旅游项目进行宣传,既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又能够达到保护林业资源的目的,对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3提高造林技术

  在目前的林业发展中,造林技术和机械化使用相对落后,直接降低了我国林业工程的造林效率,因此,造林管理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抓紧造林技术的创新工作。在造林技术管理工作中,应坚持经济、适用、先进的原则进行组织生产,对于器械的选取,在经济允许的基础上根据林业发展需求对器械进行综合性能的测评,改进以往陈旧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从而为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林业管理部门需加强对造林技术的创新研究,例如,对实际树木生长特点和生长所需气候进行有效统计,根据树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提高树木的生长效率;在树种的选取上,应该遵循以本土树为主的原则,使种植的树木适应性更强,提高种植树木的成活率;种植的工程中,应强调在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基础上大面积的种植,提高种植树木的经济效益;培育基地的选址应当选择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这样有利益技术人员随时的观察植物,做好培育的管理工作。

  最后对于林木的种植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例如,林木种植前,需选好种植位置,做好造林规划,以及土壤的检测,土地的深耕、平整,施肥等,为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做好日常的管理安排,根据不同的树种进行不同的技术管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细致的安排好每一项工作,优化资源和人力的配置,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语林业造林工作不是短期见效的一项工作,是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努力长期建设的一项极其复杂艰难的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作业。因此,不单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育,还要对林业建设人员普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与此同时,建设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基层工作中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同努力,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涛.强化营林造林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发展的路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9,594(1):187.

  [2]牟广友.分析强化营林造林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发展的路径[J].农业与技术,2018(14):174.

  [3]徐向中.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营林造林工作的相关策略[J].种子科技,2019,37(16):147.

  作者:钟志强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