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近年来,伴随牛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畜间布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该病有效的防控与净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牛羊;流行病学;检测方法;防控与净化 布鲁氏菌
摘要:近年来,伴随牛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畜间布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该病有效的防控与净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牛羊;流行病学;检测方法;防控与净化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Brucellosis)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严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1]。
1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牛羊布病病原为布鲁氏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季高发。布病易感动物主要有羊、牛、猪、犬等,对人类的感染性较强。宿主动物之间主要传播途径以分泌物传播、性传播为主。家畜感染后会出现不孕、流产、附睾炎等症状。人类主要通过接触布鲁氏菌感染的动物制品,养殖户在给牛羊接生,屠宰牛羊等过程中均可受到感染。人感染后,早期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类似感冒,易被忽视。重症时会出现波浪热、盗汗、乏力、关节炎、睾丸炎等症状,甚至会丧失劳动能力[2]。
2牛羊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
2.1病原学检测包括分离鉴定、细菌染色等,被称为“金标准”,是布病检测方法中准确率最高的方法。但布病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分离率低、试验过程长、实验室操作存在感染扩散风险可能,所以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高,不适用于广泛使用。
2.2血清学检测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荧光偏振试验(FPA)和胶体金(GICA)[3]。血清学检测在未接种布鲁氏菌疫苗的地区最为常用。目前采用RBT初筛,SAT复检是我国基层检测机构运用最广泛的布病检测方法[4]。
2.3分子生物学检测(PCR)
布病采用PCR技术进行DNA提取应用比较广泛,可以实验前对样品进行灭活处理后进行检测,从而降低了布病的扩散风险的可能性[5],检测必须在二级以上生物实验室进行,但在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净化等方面,PCR技术诊断在未来存在广阔前景。
3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与净化
3.1布病防控与净化的必要性
布病直接危害人类以及动物健康和影响经济发展。该病易传染、难预防、难治疗,被列为国家乙类传染病和二类动物疫病。高危人群有:动物饲养人员、挤奶工、屠宰工、动物贩运者、畜牧兽医工作从业人员等。因此,布病的防控与净化非常必要,不能只局限于养殖的某一个环节,而是要通过综合防控,才能保障畜牧业发展、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生命安全。
3.2布病防控与净化的具体措施
3.2.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开展工作
要高度重视布病防控、净化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机制,采取“因地制宜、分区防控、人畜同步、区域联防、统筹推进”的防控策略,有效净化,降低感染风险。
3.2.2开展疫病普查,强化监测预警
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因地制宜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牛羊布病普查、检测。通常每间隔三个月对易感动物进行一次常规检测,根据评估结果,针对阴性群体可以延长至半年或者是一年检测一次。假如牧畜群中有牧畜发生关节肿大,跛行;怀孕母畜发生流产,患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久配不孕,发生胎衣滞留等;公畜发生睾丸炎、附睾炎等情况,可怀疑牧畜有可能感染了布病,通过进一步检测,检出的阳性畜要予以淘汰,对死胎和胎衣、羊水进行收集后做消毒深埋或无害化处理,严禁取皮和食用,对病区及时隔离,定期检测,逐步筛查、净化。
如果有人感染布病,要积极联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人畜同步的防控策略,立即以患者居住地为中心,在全村(居)开展一次拉网式的牲畜布病普查,对患者所在村(居)及方圆3km内的牧畜养殖场(户)易感动物进行检测,做到一户一畜不漏,密度达到100%。普查工作要做到细致认真,确保不留死角。普查过程中发现的临床异常牲畜,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
3.2.3加强畜场净化,把好调运关口采取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防止布病传入,采取检疫、免疫、隔离、淘汰阳性畜等措施防止畜间感染,以达到逐步净化的目的。畜场内最好设有单独产房或消毒洗刷室,工作者进出生产区时要严格执行消杀程序,千万不能流于形式。发生布病的畜场要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处置,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消毒等措施,淘汰阳性牧畜后空栏不少于两个月,同时进行彻底消毒后才可重新饲养家畜。不要从疫区购买牧畜,布病检测阳性牛羊禁止调运,强化引入监管,对从非免疫区调入的外来牛羊,要加强检疫控制工作,必须附具布病检测阴性报告。购入的牧畜要隔离45d后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混群饲养。
3.2.4加强消毒灭源,严格无害化处理
落实消毒灭源工作,结合各地“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组织对所有牛羊养殖场(户)圈舍、器具等进行彻底清洁后消毒,从而大大提高杀菌力,消毒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温湿度以及时间、剂量等能够影响到消杀效果的各种因素,一般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喷雾距离以1~2m为最好。常用消毒剂有:0.1%苯扎溴铵溶液、0.05%癸甲溴铵溶液、0.2%过氧乙酸、0.05%~0.2%次氯酸钠,可选择几种消毒剂联合、交替或配伍使用,以减少抗药性或耐药性菌株的产生。保持羊圈或牛圈的干净卫生,饲养的密度要合理,拒绝混养模式,经常通风干燥,及时清理圈舍废弃物。对所有因布病致死的牲畜尸体及流产胎儿、牲畜的排泄物等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阻断布病的传播途径,为防控与净化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3.2.5因地制宜,实施科学免疫
布病疫苗分为人用疫苗和畜用疫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安全有效的人用疫苗。畜用疫苗,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减毒活疫苗,通过自身免疫生成抗体,疫苗的使用使得布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同时存在技术漏洞,疫苗的毒力较强,安全性差,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导致孕畜不孕、流产,威胁动物的生命安全;疫苗接种后产生与感染相类似的血清学反应,也会造成诊断困难,无法辨别是否感染布病。但在布病流行严重的地区,使用疫苗是控制布病不可缺少的选择。我国制定有《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对全国布病防控实行区域化管理,各省根据评估结果按规定实施,确定是否免疫。
3.2.6加大宣传培训,普及防控知识
①指导牲畜养殖场(户)落实防疫措施,规范养殖行为,尤其要加强分娩等环节管理,净化养殖环境;②加大辖区内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③提高负责辖区牛羊采样工作的人员防护意识,保证检测采样严格按程序开展,减少人员感染布病风险;④通过电视、广播、自媒体等传播形式,结合当前的新冠疫情防控宣传,增强社会所有成员对于布病的认识,倡导食用经检疫合格的牛羊制品,喝开水,饮用巴氏消毒法和煮沸法消毒后的奶和奶制品,忌食生肉或半生肉等。
农艺师评职知识:农业可持续发展类论文投稿期刊
4小结
综上所述,要想对牛羊布鲁氏菌病进行有效的防控和净化,就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只有抓好从源头防控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必须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首先要把布病监测与净化作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要摸清底数,挑选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实行布病的全面普查,强化牛羊群体防疫和外来牛羊监管。最后要保证防控知识的普及。这样才能逐步控制和净化布病,促进我国牛羊养殖业的可持续性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良,沈志强.布氏杆菌病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08(6):58-60.
[2]刘恩昌.浅谈布鲁氏菌病检测与防控[J].山东畜牧兽医,2019,40(10):32-33.
[3]王珊珊.2019年山东省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S2疫苗免疫效果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20.
[4]赵玥,肖书奇,孙世铎.分光光度测量法与比浊法判定布鲁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的比较[J].动物医学进展,2019,40(12):131-135.
[5]李博.布鲁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应用与分子分型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
作者:任巍峥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