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水稻高产栽培基于测土施肥配方技术的分析_《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第19期> 正文

水稻高产栽培基于测土施肥配方技术的分析_《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第19期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4-02-11 14:06

本文摘要:注:本文摘自《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第19期,作者:罗子宏, 杂志信息: 《科技致富向导》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山东省科协主管主办的国家级正规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37-1264/N,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1547,国内邮发代号:24-75,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注:本文摘自《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第19期,作者:罗子宏,
  杂志信息:《科技致富向导》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山东省科协主管主办的国家级正规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37-1264/N,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1547,国内邮发代号:24-75,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维普资讯全文收录、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
  投稿须知:1.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研究论文、综合述评一般不超过5个版面,研究简报、实用技术一般不超过3个版面。请在篇首地脚处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2.摘要包括:①研究目的;②研究方法;③研究结果;④结论与讨论。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为代表文章核心内容的词语3~6个。
  3.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参考过的、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并在正文有关处的右上角标明序号,用方括号括起,如……[1]。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举例:
  期刊--[序号]作者(前3位).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1]盛爱武,郭维明,刘雪兰,等.梅花切花品种筛选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2):16-21.
  4.计量单位、符号和学名按国家计量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分清大、小写和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相除的组合单位一律采用分式形式,如:kg/hm2改为kghm-2,计量单位采用国际符号。论文中主要论述的植物、动物和真菌等名称请附上准确的拉丁文学名。
  5.图表宜少而精;图中量的名称或符号、相应的计量单位,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标明,论文插图要能在Word文件中编辑并带有数据源;表格力求简明,表号、表题、表注要清楚。
  6.投稿方式请使用电子邮件投稿,为便于与作者联系,投稿时请作者在文章首页注明邮政编码、通讯地址、单位、联系电话、E-mail地址。对于公式、图较多的论文,请寄打印稿,并在稿件中附上您的各种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箱和通讯地址邮编),及第一作者简介;若有基金项目,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
  7.来稿文责自负,不得一稿多投。本刊来稿初审通过后经审稿专家审查并通知作者修改的稿件,如无特殊情况须在(自通知之日起)2周内返回本编辑部,否则作自动放弃处理。
 
  摘要: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本文主要对水稻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了论述,希望能让更多的农民意识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促进农田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处,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前言
  测土施肥配方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1.测土施肥配方技术的主要内容
  1.1测土
  测土是测土施肥配方的前提,通过对土壤养分分析测定,较准确地掌握土壤养分状况及供肥性能,为施肥配方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要进行不同作物“3414”田间肥效试验和示范校正试验以及田间肥料利用率验证试验,以获得不同作物肥效模型和不同地力水平的最佳施肥量。
  1.2配肥
  按照配方要求选择优质单质肥料或专用肥、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肥料品种进行科学搭配;施肥是按照确定的配方,合理安排基肥、追肥比例,确定施用时间和方法,以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作用。
  1.3配方
  配方是施肥的关键,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栽培习惯、作物的需肥规律、生产水平和气候等条件,结合上年的产量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再根据肥料的效应,提出氮、磷、钾的最适用量和最佳比例。
  1.4制定施肥模式
  水稻测土施肥配方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与微量元素相结合、用地养地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有机无机相结合是指土壤肥力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基础,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增施有机肥料可有效的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肥和化肥的氮素比例具体视不同土壤作物及有机肥资源而定。用地养地相结合是指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能量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投入和产出相平衡,也就是说没有高能量的物质投入就没有高能量的物质的产生,只有坚持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和微肥合理配施的原则,才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高产优质。
  2.测土施肥配方的意义
  1.1协调养分,提高作物品质
  滥用化肥会使农产品质量降低,导致“瓜不甜、果不香、菜无味”。测土施肥配方,实现合理用肥,科学施肥,能改善农作物品质。
  2.2增产增收,增加农民收入
  实践证明,推广测土施肥配方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
  2.3培肥土壤,改善土壤肥力
  农业生产中施肥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不施有机肥或少施有机肥,偏施滥施氮肥,养分失衡,土壤结构受破坏,土壤肥力下降。测土配方施肥,根据需要施肥配方,使土壤缺失的养分及时获得补充,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2.4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测土施肥配方条件下,作物生长健壮,抗逆性增强,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及环境的污染。
  2.5减少浪费、节约肥料成本
  在测土施肥配方条件下,由于肥料品种、配比、施肥量是根据土壤供肥状况和作物需肥特点确定,既可以保持土壤均衡供肥,又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节约成本。
  3.水稻施肥配方技术
  3.1确定水稻合理施肥量
  水稻需肥量为每100kg稻谷需吸收氮素2.0~2.4kg,五氧化二磷0.9~1.4kg,氧化钾2.5~2.9kg。综合考虑土壤供应能力、肥料利用效率以及生产水平等因素,在土壤养分中等的情况下,施用肥料中氮、磷、钾配比应为1:0.5:0.9左右。
  3.2重视施用磷钾肥
  磷钾肥是水稻生长发育不宜缺少的元素,可增强植株体内活动力,促进养分合成与运转,加强光合作用,延长叶的功能期,使谷粒充实饱满,提高产量。磷肥以基肥为宜,钾肥以追施较好。
  3.3控制氮肥
  水稻适量施用氮肥可促进稻株发棵生长,但过量施用,不仅会造成无效分蘖增多、变青、倒伏、病虫害加剧,而且导致空秕粒多,结实率下降,影响水稻产量。因此,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氮肥用量。
  3.4施足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属完全肥料,含有各种养分,除氮、磷、钾外,还有钠、镁、硫、钙及各种微量元素。施用有机肥,可改善土壤通气性能,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稻株稳健生长,从而有利于水稻获得高产优质。
  3.5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
  中量元素硅、钙、镁、硫均具有增强稻株抗逆性、改善植株抗病能力、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实践表明,缺硫土壤施用硫肥、缺硅土壤施用硅肥均有显着的增产效果。微量元素如锌、硼等,能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增强稻株的抗逆性,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促进后期根系发育,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能加速花的发育,增加花粉数量,促进花粒萌发,有利于提高水稻成穗率;还能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结实率和籽粒的充实度,从而增加稻谷产量。
  4.高产水稻施肥模式
  水稻亩产550~650公斤的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如下:
  4.1施肥总量与配比
  施肥的氮、磷、钾配比应为1:0.5:0.9左右,总量约为:氮10~13公斤,氧化二磷5~7公斤,氧化钾8~12公斤。
  4.2施肥方案
  4.2.1基肥
  (1)化肥:尿素7~9公斤,钙镁磷肥35~45公斤,氯化钾4~6公斤,硫酸锌1公斤。
  (2)有机肥:一般早稻每亩施鲜绿肥1000~2000公斤或厩肥500~1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60~80公斤;晚稻可利用早稻稻草还田作为有机肥(还田量为早稻稻草的1/2~2/3)或每亩施用厩肥500~1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80~100公斤;一季稻每亩施用厩肥500~1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80~100公斤。
  4.2.2追肥
  (1)抽穗期:磷酸二氢钾0.2公斤加尿素0.5公斤对水50公斤喷施,防止早衰。
  (2)孕穗期:尿素6~8公斤,氯化钾5~7公斤。
  (3)分蘖期:尿素5~7公斤,氯化钾4~6公斤。
  测土施肥配方是由一系列理论、方法、推广模式等组成的体系,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单位要负责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核心等环节,测土施肥配方是一项长期的、基础的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稳定增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建立技术推广平台;测土配肥试验站、肥料生产企业、肥料销售商等搞好配方肥料生产和供应服务,建立良好的生产和营销机制。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