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风险评估论文发表了白娥对美国经济和非经济的影响,白蛾 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观赏树木,尤以阔叶树危害严重,通过PRA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各级评判模型风险分析方法得出了美国白蛾危险性综合评价值,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须加强管理和防控。
这篇风险评估论文发表了白娥对美国经济和非经济的影响,白蛾 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观赏树木,尤以阔叶树危害严重,通过PRA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各级评判模型风险分析方法得出了美国白蛾危险性综合评价值,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须加强管理和防控。
关键词:风险评估论文投稿,美国白蛾,风险评估
1背景
1.1生物学分类及特点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是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白蛾属(Hyphantria),一个世代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昆虫。以幼虫形态为害多种林木、果树、花卉及农作物等植物叶片,因其食性杂、为害期长、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被我国林业、农业部门同时列为检疫对象,也是国际性检疫害虫。
1.2繁殖与传播
根据近几年的虫情测报调查,美国白蛾在江苏地区一般一年共发生3代,如遇夏季持续高温、秋季降温缓慢等因素也发生不完全的第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气温低于16℃,幼虫停止发育,以蛹形态越冬。发生期为4月初至10月中下旬[1]。美国白蛾本身的飞翔和爬行能力有限,只能做短距离传播,其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其卵、幼虫、蛹、成虫随着交通工具及其货物进行传播,尤其是木材、水果、草纸品、包装物等农林产品为最多。另外,在成虫期和网幕期也能随大风作较远距离的传播。
1.3发生及防治情况
1.3.1发生分布范围1979年,我国首次在辽宁省丹东市发现美国白蛾;1984—1994年十年间,由北方逐渐向南方传播,1994年在上海市首次发现。于2015年5月传入金湖县,传入后由原本的“一点”迅速遍及全县范围内,仅2016年的发生面积就达147多hm2,给全县的林地以及林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1.3.2防治情况
1.3.2.1加强检疫疫区苗木不经检疫或处理禁止调进或外运,疫区内积极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
1.3.2.2人工防治在幼虫3龄前发现网幕,集中处理。幼虫分散期化蛹前采取树干绑草的方法诱集幼虫,定期定人集中处理。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或环保型昆虫趋性,在成虫发生期把诱芯放入诱捕器内诱杀成虫。
1.3.2.3化学防治在幼虫低龄期尽早喷洒药剂。可采用2.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进行喷洒[2]。
1.3.2.4生物防治投放美国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
2风险评估分析
2.1分布和管理
2.1.1分布情况美国白蛾遍及全县范围,主要寄主是法国梧桐、杨树、女贞、桑树、枫杨、桃树、榆树、海棠、红叶李、紫荆、樱花、柳树和无患子等。
2.1.2目前采取的控制措施
2.1.2.1建立灾害预警系统目前美国白蛾已扩散至全县范围内,对全县的林地以及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把握其扩散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灾害预警系统,为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2.1.2.2建立专业调查队伍采用县乡一体化、网格化包片、包人办法,加大投入力度,对全县境内近年来栽植的成片林、道路景观林的病虫害危害状况进行了逐一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提交了虫情监测报告。
2.1.2.3采取有效防治手段初期人工剪除林地网幕。对发生危害严重地区,聘请专业防治队用车载式高扬程弥雾机、用2.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甲维盐以及阿维菌素等进行喷防。
2.2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2.2.1寄主植物及其分布范围美国白蛾食性杂、寄主范围很广,种类超过600种,桑树和白蜡槭是其嗜好的寄主,其次是苹果、日本晚樱、海棠等蔷薇科植物,同样也为害杨树、二球悬铃木等。这些树种在全县广泛分布。
2.2.2适生性、抗逆性和适应性
2.2.2.1耐饥能力强1龄幼虫耐饥2~4d,2龄2~4d,3龄3~6d,4龄4~9d,5龄8~9d,6龄8~12d,7龄13d。大龄幼虫在停食10d后还可以恢复取食,5龄以上为暴食期,幼虫8~13d不取食仍可存活并继续发育,具有较强的耐饥力。
2.2.2.2越冬适应当栖息地多变且不利条件不可预测时,变化的生活周期有利于生物度过逆境,金湖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完全适合美国白蛾生长。
2.2.2.3繁殖能力强每年雌蛾产卵量平均为420~890粒,最高近2000粒,卵的孵化率达95%,按照这个发生量有效基数公式计算,越冬代一般可比基数增加20~25倍,第二代可增加30~35倍,每年两代后,要比上一年基数增加800倍左右。
2.2.3传播渠道美国白蛾多发生在通风透光的道路两侧及村屯庭院树木上,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美国白蛾除卵期传播机会较少外,其他各个虫态均可借人为活动远距离传播。如成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常被过往车辆船只特别是夜间带到远方。幼虫常因受到某种惊动,落到车辆或人身上被带往异地。特别是越冬代幼虫越冬场所较为分散,会在各类物体、包装物、木材、苗木等缝隙内化蛹越冬,人为搬运也会把虫蛹带到外地。
2.3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
2.3.1为害情况美国白蛾食性杂、为害林木种类多,取食量大,特别是当幼虫进入5龄后,食量剧增,进入暴食期。当虫口密度较大时,能在几天内把几十年生大树叶子全部吃光,不仅影响树木生长,而且会造成树木的枯死,农作物绝收。
2.3.2潜在的经济影响
2.3.2.1直接经济损失美国白蛾肆虐,直接为害树木,也损害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防治美国白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2.3.2.2间接经济损失在防治过程中喷洒的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对水产业、蚕桑业产生一定影响。
2.3.3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影响
2.3.3.1环境功能损失美国白蛾主要为害对象是行道树、四旁植树、公园绿化、苗圃经济林,而树木起着很重要的环境功能,美国白蛾的侵害,导致树木调节环境的功能丧失,间接导致环境恶化。
2.3.3.2景观美学损失景观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白蛾大量取食树叶,导致整个景观美学遭到破坏。
2.3.3.3心理影响损失美国白蛾幼虫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很大,若风一吹过,树上的幼虫如下雨一般往下落,有的甚至爬到室内锅台及床上,叫人毛骨悚然。
2.3.3.4生态系统内部失衡美国白蛾大规模爆发破坏生态系统直至树木死亡,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4检疫和铲除的难度
铲除难度非常大,主要因为其繁殖能力极强,如果防治不彻底,哪怕是漏掉几条幼虫,经过一两年的繁殖,很快就又会泛滥成灾。
2.5定量评估
根据上述定性分析,按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进行分析,金湖县美国白蛾的各项评判指标赋分见表1~3。根据以上有害生物风险性定量分析计算公式,分别进行各项指标的计算;因为2.00≤2.12<2.50,所以美国白蛾在金湖县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3结论
通过对林业有害生物美国白蛾的风险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2.12,在金湖县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急需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符红斐,徐秀丽,王征,等.河南南阳地区美国白蛾危险性风险评估分析[J].现代园艺,2016(13):157-158.
[2]张磊,臧建立,翟文继,等.美国白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河南林业科技,2010,30(3):101-102.
作者:闵福梅 单位:江苏省国有金湖县林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