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正文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8-05-29 11:38

本文摘要:这篇网络文化论文发表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文化的基础,论文介绍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帮助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势,提出弘扬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对策,提升大学生往哪里过信息的辨析能力。

  这篇网络文化论文发表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文化的基础,论文介绍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帮助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势,提出弘扬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对策,提升大学生往哪里过信息的辨析能力。

网络文化论文投稿

  关键词:网络文化论文,大学生,价值观

  网络文化是以现实社会文化为基础、在网络空间衍生出的与其具有相关性的文化形式、文化观念或文化行为。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力军,热衷于了解网络文化,但由于大学生具有判断力不强、意志力不够坚定、易受影响等特点,当前网络文化不利于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能够拓宽大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渠道互联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之后的第四媒介,与其他媒介一样,互联网同样具备知识传播、交流等功能[1]。作为互联网的产物———网络文化的出现,不仅为大学生提高知识和文化素养提供了可能,还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越发便利和多元化。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因其在时间、地点、内容选择、教师团队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如通过在线学习来提升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等赢得了大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同时,网络作为一个集国内外社会热点、各种文化知识于一体的综合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信息和知识,有利于不断满足其文化需求,开阔他们的视野。此外,大学生可以在论坛、相关网站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2.网络文化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相比以往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首选的交往方式。传统的交往方式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其交往范围受限于周边的生活环境,交往对象局限于家人、朋友、老师等,大学生不能实现跨越时空的远距离交往。而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大学生得以在互联网这一特殊的空间进行交往,突破了以往的各种局限,获得广阔的人际交往平台,如地区、时间等。大学生利用网络交往平台,可以克服羞怯心理去认识不同的人,向陌生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还提高了大学生交往的积极性,使其对生活更有信心。

  3.网络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目前,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认识不足。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中介,汇集了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很多商业类招聘网站能够及时更新招聘信息,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与岗位空缺,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各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就业网站,可以为在校大学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提供具有榜样作用的就业指导,如登载的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以及各种职位招聘信息。此外,许多新型的网络职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例如网络直播、网店、微商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其就业观念也不断更新。

  (二)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可能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和情感趋向疏离网络在给大学生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使其陷入危机,如沉迷于网络交往的虚拟环境之中,成为低头族。大学生是低头族大军的主力,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精力花费在网络上而非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情感交流,如对身旁的同伴缺乏耐心、信任等,以至于在遭遇挫折时,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只能在网络中寻求安慰、得到满足。网络交际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趋向疏离,出现交往异化。

  2.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网络的出现使人们从过去的信息贫乏状态进入到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文化既包括正面价值文化也包含负面价值文化,正面价值文化是指网络文化中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观念、行为、精神等。负面价值文化是指网络文化中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的观念、行为、精神等。众多的网络文化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首先,在多元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理解信息、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变得灵活、多角度化;其次,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大学生关心的热点事件可能下一秒就会发生改变,不利于大学生对网上一些热点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也让其认知无所适从;最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恰当的网络语言和行为被部分大学生盲目模仿、跟风,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3.网络文化会导致大学生道德品质受到影响网络文化在给大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同时,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受到影响,这一影响必须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否则会造成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缺失[2]。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加之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环境,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更有少数大学生产生网络心理问题甚至情况更糟。如有的大学生很少甚至不参与校园活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网络环境中,由于很少和他人交流沟通,变得孤僻、冷漠。此外,网络世界里存在许多虚假信息,年轻单纯的大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继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得不再信任社会和他人,这也不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网络文化环境下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的策略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及文化的结晶,应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校园网络是大学生学习网络文化的途径之一,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讲座、班会等形式,应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等优势,使传统文化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一部分。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爱国主义等优秀的传统思想,应通过图片、视频、小故事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并增强其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还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抵御西方不良思想,如抵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认可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主流。此外,高校也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活动,如创建一些关于学习传统文化的公众号、举办线上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使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应与社会主流文化保持一致,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主动占据校园网络文化的主阵地,因此,校园网络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就变得极其重要[3]。首先,高校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用富有趣味性的图片和视频,提升大学生的浏览兴趣,帮助他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其次,针对网络上一些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信息,高校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身的观点,引导大学生辨明是非、鉴别错误信息,使校园网络文化更具有中国特色,使其价值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后,网络空间信息良莠不齐,高校应主动出击并抵制不良网络文化,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净化网络文化环境,过滤错误的、有害的信息,集中力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三)培养一批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采用视频、图片等多种辅助手段展现教学内容,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进行网络直播,通过新型的讲授方式以及生动形象的网络课件优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微博、邮箱等,对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答疑,对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特别是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要运用课上所讲知识进行解析,让学生加深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做好网络文化的守护者,把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排除在其视野之外,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四)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面临学习压力的同时,就业压力、成长压力也逐渐加大。由于部分大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网络世界,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自闭、沉迷于网游等问题,对于这些学生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其会更加逃避现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高校应成立网络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相应的活动和讲座,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网络,避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混淆。同时,学校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加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咨询,从而排解不良情绪,减少心理困扰。

  (五)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

  网络的开放性使各种信息广泛传播,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并不是所有信息都是真实、有用的,其间存在着许多低俗的文化、虚假的信息。对于即将步入社会且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网络文化和信息对其健康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作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受影响群体,大学生要努力减少和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提升自身对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一方面,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帮助其了解网络文化的本质,避免辨析力较弱的大学生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导致价值观发生偏离[4];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要提高辨析能力,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学会主动辨别真伪,拒绝做不良网络文化的受害者和推手。

  参考文献:

  [1]傅小顺,师索,李鹏.网络传媒对犯罪的效应分析[J].求实,2011(S2):73-74.

  [2]王晓静.道德判断能力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及培养路径[J].保定学院学报,2013,26(5):117-120.

  [3]王少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34):73-75.

  [4]刘玲.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4):23-25.

  作者:牛甄妮 赵平俊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荐阅读:网络文化背景下档案服务的实践

  这篇网络文化建设论文投稿发表了网络文化背景下档案服务的实践,档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建立国家档案资源工作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论文介绍了网络文化建设视角下智能档案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化档案利用的需要。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