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标志设计是艺术设计当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整个课程中的课时占比,还是学分的分值占比都相对较大,可见其对于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标志设计教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教学中
摘要:标志设计是艺术设计当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整个课程中的课时占比,还是学分的分值占比都相对较大,可见其对于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标志设计教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传统文化元素分类是实践应用,为标志设计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层面的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标志设计;教学
引言:标志是一种特定的视觉符号,也是一种传播符号,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标志更是承担了一种重要角色,成为了企业对外宣传的象征。但是在与之相关的教学体系中,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从最传统的教学体系构架出发,让学生尝试各种组合与风格,而忽视信息元素的融入,如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标志的认识缺乏更为立体有效性的认知。
一、可运用于教学的元素分析
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元素都适用于标志设计教学当中,实际上,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找到设计思路和途径,让学生在教学指导下,能够基于自身的创造力进行组合创造,因此,要选择适宜的元素结合教学,来形成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传统图案
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图案大多都有其美好寓意,如龙凤、梅花、竹子、鱼等等,不同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变,形成了更为多元化的形象,既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本身的艺术气息,又能够结合图案的具体寓意,表达不同的意思,因此,可以运用在标志的设计教学中[1]。
(二)书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们逐渐适应了“电脑书写”,敲动键盘来完成新时代下的“书写”工作,因此,传统的毛笔、硬笔等书法逐渐在市场中失去了原本的实用价值,逐渐被放大了其艺术价值。但实际上,书法也可以作为标志设计元素应用于标志设计教学当中,一方面,汉字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者,另一方面设计书法的艺术性,是“电脑书写”所不具备的,能够通过书法的设计应用,来实现对于传统审美情趣的体现。较为经典的例子有早年香港设计师借助书法元素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至今仍为经典。
(三)篆刻
篆刻是我国独有的艺术种类,篆刻艺术可以在方寸之间展现世界万象,既可以图形化,亦可以符号化,且还能够通过不同书体,满足不同的审美设计需求。比较经典的案例,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篆刻印章标志,展现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诺千金”的印信寓意,对于世界表达了我国的态度,而这本身在设计史上,也是一次大的突破和挑战,意义重大。
总体来看,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没有与其他系统的明显边界,但就标志设计教学而言,还是需要有选择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达到培养学生的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的能力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形”掌握“意”贯通“神”,进而实现自己艺术上的创新创造。
二、实践应用方法和途径
基于上文中对于适合应有于标志设计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分类,在实际教学中,就应当围绕不同分类,形成不同的实践途径和方法,达到运用的效果。本文从形式美、寓意美、内涵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形式美
形式美主要对应的是传统图案这类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传统图案所展现的,不仅仅是造型图案,更重要地是其本身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而形成,既具有形式美,又包含意境美。图案本身的设计上,多对称均匀,工整有序,要在其中进行标志的提炼,就要将这些整体提炼出来,使其具备形式美的同时,又不失传统文化的美感。
具体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为“三步”教学,第一步是引导学生解读图案,从构图到色彩,从内容到意境,从元素内涵到元素提取,都要形成系统的解读,理解透彻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去其形而得其意”。 第二步是建立在标志设计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借助构成手段,进行提取元素的组合应用与设计重组,如通过变异、错位或将图案打散重构的方式,将“意”展示出了爱的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标识[2]。
以江西理工大学的校徽为例,其就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鼎”的图案造型上,进行图形变形,然后融入了篆刻艺术风格,与学校英文名的名称缩写进行了结合,并采用了深红色作为主体颜色,从而体现出学校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国红土地和红色故乡”赣南大地上,也侧面说明了学校所弘扬的“金刚山精神”。标识的底色是四个金属近似色所组成的圆,是“勤奋”、“严谨”、“求学”、“创新”的校风体现,整体设计既具有一定的形式美,又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表达了一定的意象美,形成了独具风格印象深刻的标识设计。
(二)寓意美
寓意美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最常见的一种艺术美感,无论图案本身的造型还是书法的风骨力道亦或是篆刻的方寸万象,都不缺寓意的体现,甚至能够解读出更加深刻的蕴含深意。而结合到实际的标志设计教学当中来,所体现的,则是传统与创新,过去与未来的结合之“意”。
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本质上对于标志的设计,都体现的意境二字,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对于美好寓意的艺术性创造[3]。但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学生的个体思维和艺术创造手法,就会呈现出多样性的创造作品。相对于形式美而言,寓意美本身上很难有理论上的学习,人对于寓意的理解与感受不同,心里的想法和追求不同,所设计与展现的内容也不相同,同样是“吉祥如意”的命题,有的人会以“花开富贵”为创造内容,有的人则立足于“锦鲤”这一题材,还有人会立足文字本身,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认知不同,展现不同。
(三)内涵美
内涵美与寓意美不同,寓意美通常是对于某一事物寄托以人的情感,形成美好寓意的寄托,而内涵则是建立在事物本社你,通过对于事物“意”的分析,提炼出事物的“精神”,形成对于事物本身的内涵解读[4]。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例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篆刻标识的印章,印章这一形象本身在我国古代就是证明身份地位,作为往来的凭证,当然也有刻有吉祥语的佩印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对外,都是一种身份和允诺的象征。因此,能够展开出国之态度。
而建立在标志设计教学的基础上,相对于“形”和“意”而言,内涵的理解本身就比较难,一方面要建立在对于事物的系统了解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系统,另一方面又要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到其精神领域,然则与意境相同,不同的人,理解相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虽然内涵层面有一定的指向性,但是解读却会呈现出不同的方向,如何将其与西方设计思想融合起来,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本身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应用。
总体而言,由“形”作为切入,逐步到“意”再到“内涵”的学习是相对较为科学的学习系统,而艺术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对与错,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引导,注重激发,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而并非是设置所谓“标准化”考核,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艺术论文投稿刊物:《上海艺术评论》(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管、上海艺术研究所主办的以视觉艺术为中心、用图文并茂形式全面展示文化艺术风采的双月刊杂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对于其分类和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阐述,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对于设计课程的重要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两者结合的关键不仅在于艺术设计本身,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综合性的开展教学活动,着重以引导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元素的多元性和艺术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其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才是教学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晶.中国传统剪纸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卷宗,2018(12):154-155.
[2] 范玉洁.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评论,2019(01):187-191.
[3] 杨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居舍,2018(12):72+80-81.
[4] 王雅墨 .交互媒体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数码世界,2018(09):122-123.
作者:龙鹰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