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今年中国科技成果档案专业委员会首次开展论文评选工作,征集各会员单位选送的36篇2005-2010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由若干同志组成的评委会着重从创新价值论证规范四个方面对论文进行评选。 笔者参加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之后,从总体上感觉这批论文有一定的质
今年中国科技成果档案专业委员会首次开展论文评选工作,征集各会员单位选送的36篇2005-2010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由若干同志组成的评委会着重从“创新”“价值”“论证”“规范”四个方面对论文进行评选。 笔者参加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之后,从总体上感觉这批论文有一定的质量,有三分之一的论文选题较新颖,反映了我国科技成果档案工作的新进展,具有一定的学术和指导参考价值; 多数论文符合学术规范和写作规范,其中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深入的论述。 兹予评述,以供参考。
一、 选题
选题是制约论述深度的首要因素。 选题太大、内容太多往往难以驾驭,挂一漏万,需要深入分析的却没有做到; 即使能够照顾全面,也往往面面俱到,平铺直叙,使分析浮于表面。
档案论文范例:关于机构改革中档案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选题应当坚持以小做大、难易适中的原则。 在具体选题时,要善于“分解”。 从大题目中选择小选题。 臧克家说过:“生活象大树。 我们可以正面写它高大挺立的枝干,可以写它茂密如云的绿叶,可以写它地下的盘根错节。 写它的全貌写得好,固然很好,写它的一个侧影,以小见大,又何尝不好? ”这个寓理于形的道理当为我们这些仰观大树的凡人们记取。
即使需要选择大的题目,也要注意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所谓重点就是新产生的问题、解决起来有难度的问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不仅体现在新论题、新理论、新观点,也在于比已发表的论文有更深入的分析。
胡适说过:“一个学者若是不研究具体的问题,特别的问题,那么他的学术生命就可以说是停止了。 ”要研究具体的、特别问题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比较。 同时,要做到关注大事情、研究小问题。 关注大事情是分析思考小问题的基础。 “大事情”是与小问题相关的时代背景、技术基础、基本概念、全面情况、发展目标等等。 关注大事情,才有联想,才有思考的深度。 这和摄影中讲求的“远取其势,近取其神”是一个道理。
二、论点
论点、论据、论证是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使论文言之有意,论据使论文言之有据,论证使论文言之有序。 三者中论点是核心。 古人有云,意(论点)犹帅也。 无帅之众,谓之乌合。 因此,要把论文写作的重点放在建立论点上面。
有的论文的总论点就体现在标题上。 因此,选题、拟定标题后就要考虑总论点。 在考虑论文结构时就要考虑分论点,形成全文的理论逻辑结构。
论点来自于材料。 史学界讲求“论由史出”。 此处的史就是指材料、论据。 有人说“写论文就是资料运动,运动资料而已。 ”材料的主要作用不仅在它可以成为论文的文字成份,更在于它是立论的基础。 因此,善为文者必善积累。 多收集资料才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论点来自于思考。 神来之笔,并非天降于斯人,而在于对材料的比较深入的认真细致的分析、思考、提炼。 这需要培养科学的富有创造力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正确的思想方法、丰富的想象力、科学的幻想力、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随机应变的思维能力、广泛而深刻的思维能力、发展中的思维能力。
从大的方面说,一篇论文的结构一般是“提出问题——说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怎么样——为什么这样——怎么办”、“基本情况——原因分析——意见、措施、要求或建议”。 要细致思考每个部分、每个层次、段落的论点,层层推理,步步深入。
通过思考形成的论点反映在一些核心的句、段上面,一般以小标题、段旨(每段的核心句,一般放在每段的开头)出现。 要下功夫加以推敲,使之表意清晰明达、辩证科学、结构完整,并努力达到句式优美,使论点反映明确,先声夺人。
三、论证
概念、判断、推理是论证的三大要素。 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
论证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规律。 例如,有的论文不是围绕选题、总论点展开论述,出现“文不对题”或者中间拐弯,或者论点间缺乏逻辑联系和论证中缺乏逻辑层次的情况,这就犯了“偷换概念”、“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反映什么对象就反映什么对象的同一律。 有的论文前后说的问题自相矛盾,例如,前面肯定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全面发展,中间没有一个点与面的分析过渡,后面又指出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违反了有关同一个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反之,排中律要求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两个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是假的。 即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如果出现两种互相矛盾的情况,对这一情况进行断定的时候,思想必须明确,必须肯定其中一种情况为真,不可能同时为假。 违反这个要求就会犯“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这三条基本规律,从不同的方面要求作者的思维要有确定性。 即在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整个过程中,思维对象必须是确定的。 这种确定性是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主要特征。 同一律是正面提出确定性的要求,矛盾律是从反面提出确定性的要求,排中律是从矛盾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确定性的要求。 没有确定性就没有区别性,没有确定性和区别性就无法进行研究和写作。
在论证中有一些具体的方式。 最常用的是例证法和引证法。 例证法通过举例“摆事实”,用具体事实(包括数据)来证明论点,其思维形式是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 引证法运用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原理、定义、定律、尽人皆知的常理,以及名人名言等作论据证明或推理的论证方法,思维形式是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
此外,还有从反面来证明论点的反证法和运用与论题同类、相近或相对的事物或观点作论据,通过比较说理,从而证明论点的比较法。
要掌握一定的论证方法,才能论述严密,深入有力。
四、论据
“搜尽奇峰打草稿”(清初画家石涛语),收集材料多多益善。 但并非所有的材料都要进入论文。 论据堆砌会冲淡论点的论证,打乱读者接受观点的思路,造成雾里看花,以“材”害义。 收集与应用材料是厚积与薄发的关系。 必须选择与论点有本质逻辑联系的材料作为论据。 同时,要注意论据的典型性,兼顾多样性。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能乱塞,而要巧设。
在论据的叙述上要做到扣题。 注意叙述语言的概括性,兼顾艺术性,突出论点表达所需要的部分,做到详略得当,详者记其源脉,略者说其梗概。 有些论据可以制成图表。 特别要注意论据的前后要有分析、议论,使之与论点融为一体。 也就是要做到:以论为要,析事得论。
不要以为选若干实例,加上“比如”、“又如”,草草而过,万事大吉。 刘熙载《艺概·论据·事例》中说:多用事与不用事各有其弊。 善文者满纸用事,未尝不空诸所有,满纸不用事,未尝不包诸所事。 对实例分析得自然流畅、物理相融,便不会给人以堆砌或缺乏事例的感觉。 总之,“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要用心选好、用好论据。 既不要有论无据,更不要有叙无论。
总之,论文要有“论”。 要从选“深”、“细”的论题入手,围绕论点,运用论据,展开论证,凸显其“论”。
作者:朱 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6147.html
2023-2024JCR褰卞搷鍥犲瓙
SCI 璁烘枃閫夊垔銆佹姇绋裤€佷慨鍥炲叏鎸囧崡
SSCI绀句細绉戝鏈熷垔鎶曠ǹ璧勮
涓鏂囨牳蹇冩湡鍒婁粙缁嶄笌鎶曠ǹ鎸囧崡
sci鍜宻sci鍙屾敹褰曟湡鍒�
EI鏀跺綍鐨勪腑鍥芥湡鍒�
鍚勫绉憇sci
鍚勫绉憇ci
鍚勫绉慳hci
EI鏈熷垔CPXSourceList
鍘嗗眾cssci鏍稿績鏈熷垔姹囨€�
鍘嗗眾cscd-涓浗绉戝寮曟枃鏁版嵁搴撴潵婧愭湡鍒�
CSCD锛�2023-2024锛�
涓闄㈠垎鍖鸿〃2023
涓浗绉戞妧鏍稿績鏈熷垔鍘嗗眾鐩綍
2023骞寸増涓浗绉戞妧鏍稿績鏈熷垔鐩綍锛堣嚜鐒剁瀛︼級
2023骞寸増涓浗绉戞妧鏍稿績鏈熷垔鐩綍锛堢ぞ浼氱瀛︼級
鍘嗗眾鍖楀ぇ鏍稿績
2023鐗堢鍗佺増涓枃鏍稿績鐩綍
2023-2024JCR褰卞搷鍥犲瓙
SCI 璁烘枃閫夊垔銆佹姇绋裤€佷慨鍥炲叏鎸囧崡
SSCI绀句細绉戝鏈熷垔鎶曠ǹ璧勮
涓鏂囨牳蹇冩湡鍒婁粙缁嶄笌鎶曠ǹ鎸囧崡
sci鍜宻sci鍙屾敹褰曟湡鍒�
EI鏀跺綍鐨勪腑鍥芥湡鍒�
鍚勫绉憇sci
鍚勫绉憇ci
鍚勫绉慳hci
EI鏈熷垔CPXSourceList
鍘嗗眾cssci鏍稿績鏈熷垔姹囨€�
鍘嗗眾cscd-涓浗绉戝寮曟枃鏁版嵁搴撴潵婧愭湡鍒�
CSCD锛�2023-2024锛�
涓闄㈠垎鍖鸿〃2023
涓浗绉戞妧鏍稿績鏈熷垔鍘嗗眾鐩綍
2023骞寸増涓浗绉戞妧鏍稿績鏈熷垔鐩綍锛堣嚜鐒剁瀛︼級
2023骞寸増涓浗绉戞妧鏍稿績鏈熷垔鐩綍锛堢ぞ浼氱瀛︼級
鍘嗗眾鍖楀ぇ鏍稿績
2023鐗堢鍗佺増涓枃鏍稿績鐩綍
璇峰~鍐欎俊鎭紝鍑轰功/涓撳埄/鍥藉唴澶�/涓嫳鏂�/鍏ㄥ绉戞湡鍒婃帹鑽愪笌鍙戣〃鎸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