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其中器乐文化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事物。琵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乐器。 许多音乐教师一直致力于音乐教学理论的研究,这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
【摘 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其中器乐文化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事物。琵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乐器。 许多音乐教师一直致力于音乐教学理论的研究,这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实际存在的事物反映出音乐教学的真正目标和方向。 敦煌壁画在琵琶文化的发展和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琵琶教学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中的琵琶画像以及其折射出的敦煌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探讨琵琶的演化轨迹和整体发展内容,并通过典型的例子探讨音乐与绘画在审美形式上的共性。
【关键词】敦煌音乐文化; 琵琶画像; 乐器形制
一、敦煌音乐文化简介
敦煌音乐延续了上千年。 过去人用实物证明,人们对音乐的追求,这些实物是我国人民在音乐方面的智慧结晶。 中国民族乐器是敦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乐器的发明,让我们在音乐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例如我国湖北省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乐器跟同时期国外的乐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它们的造型独一无二,音色与众不同,组合多样。 乐器的发展与律制、乐理的发展齐头并进,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和乐器发展轨迹,最为明显的就是乐器形制的改变,这在敦煌壁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敦煌壁画具有重要的历史考证价值。 由于年代久远,过去的科技发展较为逊色,并没有留下音响资料、视频资料,现如今流传下来的曲谱少之又少,所以学者研究时较为困难。 但是,敦煌壁画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代音乐画像。 壁画中记录了上自北凉下至元代千余年间中国乐器发展的轨迹。 壁画中的图像对研究乐器与音乐的发展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壁画中的乐器基本上都是过去的再现,可以基本还原出之前乐器的形制和特点。 所以壁画中的图像对研究乐器与音乐是极为珍贵的资料,尤其是琵琶研究与考证的重要依据。
壁画艺术不仅是一种非常具有装饰性的艺术,而且还是当时最古老的环境设计艺术,更是世界宗教文化融合的象征。 它承载着佛教文明和中西方文化的历史,有着弥足珍贵的艺术价值。 从壁画中可以看出佛教普度众生的思想境界,也可以看出有意宣传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这种宗教融合在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上对敦煌壁画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除了可以看到其他地域的文化外,还可以看到中国本土特色。 它不仅融合当地的建筑造型、民族文化以及生活风俗等,还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富含夸张的想象力,并具有变形和虚构的元素,其中乐器的形制相较于现实,反映出了卓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对于民族乐器发展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二、敦煌音乐文化中琵琶画像的特点
中国民族乐器以其独特的形式、音色和多样的组合方式,成为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音乐文化中的音乐形象已经延续了千年,通过绘制图像的方式,展现出乐器的各种形制以及在各个时代的变化,还有乐队中乐器的使用方式、组合形式在各个时代中如何演变。 如瑰丽多姿的乐器图集,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乐器的演变和发展,因而备受学术界重视。 壁画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乐器体系的系统性和多样性,以及乐器形态的多变。
首先,每一种乐器的演奏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关联性、群体性、宗族性、衍生性的特点,如琵琶班、琴班、笙班、笛子班等,并且我们可以在壁画上看到乐队的基本形态以及当时乐舞的发展情况。 例如在大唐时期,我国的乐舞艺术已经实现了中原和西域地区的融合,其中反弹琵琶是大唐文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反弹琵琶也从印度传入了中国。 琵琶虽然有外来属性,但是它融合了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哲学思想以及宗教文化。 反弹琵琶具有较丰富的韵味,常常将音乐舞蹈作为基调。
可以看到飞天伎乐的栩栩如生,反弹琵琶的造型充分展示了舞者超群的舞蹈功底和演奏技巧,深深地感受到舞者的肌肉张力,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伎乐天反弹琵琶是敦煌壁画中尤为优雅迷人的舞姿,伎乐天悠然自得、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起舞。 乐器中还出现了五弦琵琶。 琵琶形制上也是精心设计,乐队也较为完整。 伎乐飞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气和女性的阴柔之美的结合,整体上采用了不对称的艺术手法,但是在构图上非常流畅,显得非常婀娜多姿,令人赏心悦目。
可以从壁画中感受到理想和现实、信念和审美的融合; 也可以从壁画中看出大唐音乐发展的情况。 其次,壁画中乐器的形态在各个时期都有新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打击乐器——鼓的变化尤为丰富。 在壁画中,打击乐器以鼓为主,例如羯鼓在壁画里经常出现。 此鼓声音清脆,盛行于唐代; 在壁画里可以看到“铜烧”的击打方法,直到现在仍在使用。 最后,敦煌壁画中的乐器很注重外形设计。 几乎所有的乐器都有固定的彩绘形式,就连琵琶的琴背也绘有图案。 敦煌壁画中的乐器基本上都是真实写照,反映了不同时期对乐器形制的追求。 然而,壁画毕竟是一件艺术品,往往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夸张和虚构的元素,在形制上追求独特,又不同于现实的乐器。
敦煌音乐文化中弹拨乐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琵琶。 据统计,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琵琶出现的次数达689次之多,形态各异。 如果说莫高窟中有与音乐有关的壁画,就一定会出现琵琶,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不难看出,琵琶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北凉到元代,敦煌壁画见证了琵琶艺术的发展和完善。
三、敦煌音乐文化中琵琶画像之创新
《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旧器。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贸易之路,通过贸易往来,各国之间也会产生文化交流。 这种文化交流,让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发展壮大,琵琶便是这条丝绸之路的产物,深受西域影响。 在壁画中可以看到西域的文化色彩,例如反弹琵琶的造型一定与西域乐舞有关。
随着历史的飞速前进,琵琶在唐代得到了新的发展。 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小的演变,但由于战争的原因,琵琶并不属于当时社会的必需品,喜爱程度不高。 到了唐代,在各种社会因素的推动下,琵琶已成为器乐演奏中的佼佼者。 例如初唐时期使用的二弦琵琶、三弦琵琶在克孜尔69窟壁画中有所体现,反映了琵琶流传时间长、流传地区广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琵琶产生了各种创新变化。 无论是在材料、造型还是演奏方法上,唐人都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创新尝试。 在形制上,唐人将曲项琵琶和直项琵琶相结合; 在材料上,琴身采用紫檀木、老红木等。
在敦煌壁画中,琵琶的形制各式各样。 其中四弦琵琶和五弦琵琶在壁画中出现频率较高。 按照项的特点划分为三种:直项琵琶、曲项琵琶、凤首形项琵琶。 按照琵琶身形可分为:葫芦形、圆梨形、长梨形、柳叶形。 随着时代的变化,琵琶的形制也随之变化,琵琶的琴头和颈部也有所不同,有凤眼、缚手、直颈、曲颈等; 琵琶演奏的坐姿也各种各样,有正抱、斜抱、横抱以及站着弹等。 其中敦煌琵琶画像中的琵琶与现在的琵琶差别最大的是“品”、“相”。 画中大部分琵琶只有四“相”而无“品”,现在大部分琵琶有“品”也有“相”。 从画中可以看出琵琶改良阶段性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敦煌壁画进行了修复。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让“敦煌音乐”活了起来,为琵琶画像的还原和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结论
敦煌音乐壁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一是敦煌地区音乐史研究,对敦煌壁画中的音乐、舞蹈资料进行研究和解读,再现该地区古代的音乐生活; 二是敦煌地区古代乐谱研究,解放后,许多中外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敦煌艺术是我国悠久历史中的一块瑰宝。 它融合了各种艺术流派和表现手法,不断吸收外国和本民族的文化成果,建立起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传统艺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越来越多。 敦煌音乐文化不仅代表了当地的音乐成就,也反映了几千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然而,这些灿烂的文化曾经被人们遗忘,掩埋在广阔的沙漠中。
今天,它们又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展示着它们灿烂的光芒。 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它们、研究它们,最后把它们发扬光大。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音乐文化、舞蹈文化、雕塑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遗产,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可。 艺术要想保持年轻,就必须继承与创新,所以我们在学习借鉴优秀传统艺术手法的同时,也要做到与时代相适应。 吸取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古代的艺术精华,相互融合,展现自身的独特性。 只有这样,敦煌音乐文化才能保持活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敦煌音乐文化中的琵琶画像融合了每个时代的审美意识,是周边文化与中原文化、宗教文化、世俗文化融合的成果。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高超艺术水平的体现,是世界上罕见的文明艺术珍品,为世界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敦煌音乐文化中的琵琶画像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而且在佛教文化的传播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 琵琶画像如今已经极其脆弱,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人为的破坏,几乎岌岌可危。 值得庆幸的是,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对敦煌音乐文化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金容普.关于中韩传统寺观壁画的壁画保存处理方向的研究[J].中央美术学院,2008.
[2]樊锦诗.敦煌石窟保护与展示工作中的数字技术应用[J].敦煌研究,2009,(06).
[3]吴健.石窟寺文物数字化的内涵——融学术、技术、艺术于一体[J].敦煌研究,2015,(02).
[4]周杨.隋唐琵琶源流考——以石窟寺所见琵琶图像为中心[J].敦煌研究,2020,(04).
作者:朱怡睿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