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基于《大秦赋》内在对比的“真善美”标准探析> 正文

基于《大秦赋》内在对比的“真善美”标准探析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2-21 11:01

本文摘要:摘要:《大秦赋》从素材到题材,从背景到剧情等诸多方面略显由厚重到轻

  摘要:《大秦赋》从素材到题材,从背景到剧情等诸多方面略显由厚重到轻浮、由庄严到娱乐的异化倾向,忽视这种现象,历史正剧固有的悲剧色彩有被喜剧化甚至滑稽化的危险,而艺术真善美对历史剧创作的要求是——以真求美,以真求善,如此真善美方能完美结合‍‌‍‍‌‍‌‍‍‍‌‍‍‌‍‍‍‌‍‍‌‍‍‍‌‍‍‍‍‌‍‌‍‌‍‌‍‍‌‍‍‍‍‍‍‍‍‍‌‍‍‌‍‍‌‍‌‍‌‍。

  关键词:《大秦赋》 对比 真善美 标准

东方艺术文化

  作为《大秦王朝》系列的收官之作,《大秦赋》能在央视八台压轴2020旧年,并于央视一套开启2021新岁,即已证明舆论评价的高度和市场效果的关注热度‍‌‍‍‌‍‌‍‍‍‌‍‍‌‍‍‍‌‍‍‌‍‍‍‌‍‍‍‍‌‍‌‍‌‍‌‍‍‌‍‍‍‍‍‍‍‍‍‌‍‍‌‍‍‌‍‌‍‌‍。 毫无疑问,与那些情系市场不能自拔,聚焦收视目不暇顾的庸俗时髦之作相比,该剧在设计上的精心、创作上的走心、场面上的细心、目标上的雄心远非一般流行之作可比‍‌‍‍‌‍‌‍‍‍‌‍‍‌‍‍‍‌‍‍‌‍‍‍‌‍‍‍‍‌‍‌‍‌‍‌‍‍‌‍‍‍‍‍‍‍‍‍‌‍‍‌‍‍‌‍‌‍‌‍。 但如果与首播之前声势浩大的宣传及受众满满的期待相比较,《大秦赋》始盛而衰、始热而冷的审美遗憾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对《大秦赋》进行多角度的内在对比,或能破解其创作过程中追求真善美目标的艺术实践效果。

  一、素材至题材、厚重到轻浮的异化

  《大秦赋》的创作背景指向两千年之前大开大阖、风激云荡的历史巨变和社会动荡,单就素材而言,其极为丰富的历史素材库存优势明显:纷纷扰扰的国争,形形色色的宫斗; 矢石交加、血雨腥风、白骨露野的残酷战争; 倏来倏往、唇枪舌剑、精彩纷呈的多样外交; 上至帝王将相、王公贵族,下到商贾细作、鸡鸣狗盗的趣闻传说多如牛毛,国家兴亡,朝代更迭的史料更是浩如烟海。 以历史发展的趋向和规律来看,诸侯征战的残酷、文化融合的迫切性、国家一统的正义性,使其素材自带严肃与稳重、高大与庄重。 所以编导的组材标准,导演的思维方向,制作人的目标要求都可能对素材的甄选、题材的形成、主题的走向及最终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就此而言,《大秦赋》对历史素材的筛选、主题的提炼、情感尺度的把控过程总体上是成功的。 与其姊妹篇《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相比,《大秦赋》形象塑造立足史有其人,重大情节讲究史载其事,尤其是细节的反复考究即如一砖一瓦的环境、一针一线的衣饰,均力求时代的契合性、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的虚拟性得到一定程度的融合。

  素材只是提炼题材的主观累积与客观库存,始之素材、终之符合主题与结构要求的题材是一切艺术的创作规律。 《大秦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历史原原本本地搬上荧屏,故而其遴选素材的标准清楚而明晰:框架真实下的局部虚拟,主线真实下的支线虚拟,主要事件真实下的细节虚拟,形象主体真实下的心理虚拟。

  东周覆亡、六国倾颓,大秦远交近攻、予取予夺、一强独秀,大一统势成必然谓之框架真实,质子窘迫之状、王位更迭之谜、宫廷内耗之诡为局部虚拟; 内有王权之争,外有六国角力斗智,谓之主线真实,赢虞的背叛除籍、赢傒的不伦畸情为支线虚拟; 嫪毐宫变谓之事件真实,冬儿护主为细节虚拟; 嬴政的唯我独尊、王者之气谓之形象真实,与冬儿的姐弟之情,对成蟜的兄弟之义为心理虚拟。 剧作基于以上思路,由实而虚、因虚而实,时实时虚、虚实结合的处理使得剧作既充盈着历史的厚重,又丰裕着艺术的轻盈,这是该剧作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由。

  但不可否认的是,长达78集的皇皇之作,并非所有场面和剧情均能经得起以上原则的考量,欣赏过程中,观众会不时感受到某种动机幽灵般地存在——基于误判产生的市场担忧,导致迎合收视成为选材标准时,剧作便会自觉不自觉地专于虚构、遗忘真实,使得娱乐性需求下的虚拟多有冲击历史真实之嫌疑,本为“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其结果却有陷入功利主义的危险。

  二、背景至剧情、庄严到娱乐的演变

  《大秦赋》的故事展开在秦亡六国的特殊时刻,春秋争霸的漫长动荡、战国争衡的山摇地动,历史长河的漫漫血流为统一国家的战争提供了历史的正义性、使命的庄严性和过程的残酷性,统一车轮的滚滚向前反映了历史的需求、民族的呼声,大秦王国的上下同欲,挥戈动向便具有文化融合的合法性。 当然,踯躅前行的历史除了残酷、庄严外,从来不缺乏滑稽和轻浮,赵倡后的掌权、嫪毐的得势、魏国的首鼠两端、楚国的盲目自大、齐国的得过且过即属此类。 这种滑稽与轻浮只能是历史大剧中的小插曲,绝非主流。 正因如此,艺术创作面临的选项简单而明了,那就是——浓墨重彩于残酷和庄严,而非一味地浸淫在意补的轻浮中,在这一点上,《大秦赋》不足之处显而易见。 全剧不但用相当篇幅铺展赵姬和嫪毐的私情,亦颇有闲情逸致地陶醉在赵倡后对春平君的色诱,赢傒对太后的暗恋,以至于剧作中有不少情节渲染秦王嬴政的微妙出身。 编导之所以不遗余力地纠缠于诸如此类俗艳之事,无过乎这些情节和场面有着强大的所谓“聚焦”感染、大众吸引、收视感召力度。 仅以嫪毐在整个剧作中的分量来看,一个历史上的跳梁小丑占有全剧一半以上的分量。 以剧作首播过程中的市场反馈来看,结果适得其反,说明编导基于市场担忧而对庸俗的迁就实属多余。

  作家的创作必须“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因为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永恒的价值”,唯其如此,才可能“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创作目标。 以此观之,一部历史剧,如果不去正视历史而仅凭虚构迎合市场,不以真实赢取收视,而靠噱头取悦观众,则和人民性原则背道而驰,同时也违反了文艺价值的历史观——历史之美在于真实而非虚构,文艺之“筋骨、道德、温度”源自真诚而非意淫;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不是王公贵族、达官贵人谈情说爱催生的。 所以真实地对待历史,真诚地对待人民,是一切艺术作品赢得人民的首要基点。 《大秦赋》的不足之处说明,过度意补实质上是亵渎历史,而非反映真实,一味迎合欣赏的庸俗会对作品价值造成极大的伤害。

  三、悲剧到喜剧、真实到虚拟的轮回

  历史有悲,历史之悲在于六国先后沦亡的家国之悲; 韩非具经天纬地之才而无法匡扶社稷的理想之悲; 杀伐征战,血流成河的生命之悲。 体现在《大秦赋》中,时如片头黑色背景映衬下的铁血烈火和疾风骤雨,时如万千人高唱《秦风·无衣》的慷慨激昂和沉重苍凉; 有如长平之战40万被坑者的累累白骨,有如邯郸城下的盈野尸殍; 既是嫪毐作乱时咸阳城中的血流如注,亦是燕丹易水河畔的慷慨悲歌。 历史前行的张力是民族发展的动力,而这种张力本身就是无法计数的庶民苍生的生命汇成的,更何况是战国末期这样的大争之世。 《大秦赋》在表现历史沉重悲伤的“这一面”时不遗余力,使其历史正剧的自身属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舒张,也是其拥有相当观众的原因所在。 然而,以上这些并非剧作的主要情感维度、神经脉络和思想主线。 细心观赏不难发现,《大秦赋》构思的灵魂侧重方向在于抒写大动荡时期人物的情感之悲:嬴异人、嬴政、燕丹的去国质子之痛; 李牧忠而见忌的被杀之悲; 冬儿与嬴政的青梅竹马,即在目前却又相隔千里的爱情之殇; 赵姬升级为太后之后的寂寞宫怨; 赵倡后色诱春平君的无奈; 芈华以宠幸之深的自锁冷宫之恨等等。 而剧情一旦进入这种特有节奏之时,观众就会闻到“情感之悲”中隐藏的丝丝缕缕的焦煳味道! 而“焦煳”的成因无外是锅中菜料本来不多,而厨师极力添加柴火,火焰太高、火力太猛所致。

  历史有喜,历史之喜在于其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无人可以阻挡,是民族精神形成的时代趋势无法改变。 是谓历史大幸、民族大幸。 《大秦赋》的编导未必缺乏这样的历史高度与常识,只是创作过程中异常沉重的“收视率”包袱、对市场过度担忧,使其在抒写这种“情感之悲”时陷入一种自觉不自觉的误区——刻意铺展情感大戏,极力渲染心灵历史,于是剧作在真实还是虚构,历史还是游戏的选项中进退失据,于是大量带有现代情感大戏意味的“意补”情节有了意淫之嫌,也就不足为怪了。

  反映民族历史的艺术作品未必不能有喜剧因子,但必须是正剧底色,绝不能形诸闹剧、滑稽剧。 艺术中的历史有别于真实的历史,但决不能抽走其真实的历史内核。 历史之美在于真,历史之真体现美,真实的历史才是最美的历史; 真实地反映历史谓之善,忠实于历史、忠实于艺术、忠实于人民谓之善,反之,出于其他动机随意涂抹,按照需要任意添减,则既破坏了历史本来浑然,也势必抽去隐含其中的民族精神。 电视剧艺术的真善美追求一如鲁迅评价戏剧所说的:要么“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要么“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而无论毁灭还是撕破,历史固有的沉重与庄重都不可忽视,历史也许有过若于轻松的一刻,但绝不会有始终轻松的历史,所以,任何着意娱乐化历史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即如艺术中的历史也同样如此。

  参考文献:

  [1]韩浩月.历史剧的创作底线不可逾越——以有关秦始皇之死与胡亥继位的记录为中心[J].东方艺术,2021(01):47-49.

  [2]孟东方.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建设观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5-15.

  [3]张海社.“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思想在艺术类高校中的实践探索——以西安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0(11):6-7.

  [4]鲁太光.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优秀文艺作品——习近平同志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之一[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01):3-10.

  [5]初婕.2020年上半年国内电视剧发展扫描[J].当代电视,2020(11):17-19.

  (作者简介:赵兵战,男,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影视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