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SCI论文发表时评论据的甄别> 正文

SCI论文发表时评论据的甄别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5-05-11 11:55

本文摘要:在时评写作中,论据的使用既是重点,也往往是难点。网络时代中查寻论据更加方便,但是评论者还需要对找到的论据加以甄别和分析,以确定最优选择。笔者认为对论据的甄别通常需要做可靠性、相关性、接近性和新鲜性四个方面的分析。 论据的可靠性分析 首先,信

  在时评写作中,论据的使用既是重点,也往往是难点。网络时代中查寻论据更加方便,但是评论者还需要对找到的论据加以甄别和分析,以确定最优选择。笔者认为对论据的甄别通常需要做可靠性、相关性、接近性和新鲜性四个方面的分析。

  论据的可靠性分析

  首先,信息来源的性质会影响到论据的可靠性。一般来说,亲身经历作为论据最为可靠。作者可以使用人脉关系、调查采访、专业积累等个性化论据,很容易吸引人、打动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评论者还要依赖二手信息作为论据。

  如果论据是新闻报道,评论者往往没有能力去做核实工作,可根据媒体信誉和逻辑常识对报道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如果论据来自互联网,评论者更要小心谨慎。一般来说,政府等权威机构网站的信息比较可靠;一些利益集团的网站,其观点会有明显的倾向性;论坛、微博等网上爆料属于不可靠的信源,应做交叉比对,找到原始出处。

  其次,可以从论据性质上进行判断。一般来说,事实性论据强于理论性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合理的、系统化的概括,往往适应一定的情境,但鲜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在时评写作中可以引用一些格言、谚语、歇后语等,但其可靠程度并不高,需要注意使用的情境。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曾发布一条微博,指出一些格言、谚语中存在“两面说理,两面都成立”的现象:

  光阴似箭VS度日如年

  出淤泥而不染VS近墨者黑

  兔子不吃窝边草VS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天愿作比翼鸟VS大难来时各自飞

  ……

  对待这类论据,要根据论点、论证的具体应用情境,谨慎使用,不可作为唯一的论据,更不可用做诡辩的工具。

  论据的相关性分析

  论据的相关性是指论据与论点的关联程度。时评中使用论据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论点,因此论据必须围绕文章的论点进行选择。

  2013年5月,大连一位退休警察依法申请包括养马费用在内的大连女骑警相关政府信息公开,引起诸多议论。一位评论者使用了如下论据:

  据《外警瞭望》报道,在过去十年间,自行车在警察部门的使用增长迅猛,据国际自行车警察协会统计,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冰岛和俄罗斯,有8000多个警察部门有自行车队。目前,美国已有6000个执法机构成立了专职的自行车巡逻队伍,自行车警察的人数约3.5万人。纽约有专职自行车警察3000人,洛杉矶有350人,休斯敦有210人。

  这个论据应属于不相关论据。虽然论据中的警察和女骑警都是“骑警”,貌似相关,但实际上此论据与评论的论点相距甚远。因为申请信息公开者质疑的是养马成本过高,有可能造成开支过大,使女骑警成为城市的“形象工程”。而论据中的外国警察骑的是自行车,和成本高、开支大毫无关系。

  按照论据与论点的关联程度,可以把论据分为以下三种:(一)支持论点的论据;(二)与论题相关,但未必与论点一致的论据;(三)与论点和论题都没有关系的论据。

  2012年3月,文汇报推出系列报道“大学毕业当‘蓝领’”,讲述了7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故事和心路历程。几名评论者同时对这条新闻进行评论,论点都是支持大学生改变择业观念,不应对蓝领工作抱有偏见。这组报道在论据使用上恰好使用了以上三种论据。

  (一)支持论点的论据。即使是看似“掉价”的工作,只要有本事,也能于大浪中淘金。北大毕业生陈生到深圳卖猪肉,如今年销售额已达到两亿元。

  点评:通过北大毕业生从事蓝领工作获得成功的案例,直接支持作者的论点,论据使用恰当。这类论据,可以放心使用。

  (二)与论题相关但未必支持论点的论据。中国古代诗人李颀有“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名句,这也是自古以来知识分子的真实心理写照。以知识分子自居的所谓“文化人”从来都放不下身架从事低姿态的工作。可是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经验比待遇重要。基层一线的工作岗位可以让人得到锻炼,积累经验。

  点评:引用的诗词恰恰与文章的论点相悖。作者使用该论据是为了从反面说明传统观念,进而批驳这种观念。论据在此处的使用也比较恰当。

  (三)与论点、论题都无关的论据。领子颜色真的那么重要吗?这倒不见得。我们站在天地间,脚踏地,头顶天;仰望天空,白云飘,蓝天蓝。这时我们会感慨天空的美丽。想到什么?天空就是蓝白配啊!既然赞叹它的美丽,为何在白领流行的社会中,对蓝领却持偏见呢?

  点评:天空的颜色和领子的颜色没有相关性。此例中论据与论点、论题都没有关系,属于明显的论据误用。这类论据属于无关论据,在时评中不能使用。

  论据的接近性分析

  论据的接近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评论者与论据的接近,即中间传播环节要少;二是论据与受众的接近,主要是论据与受众心理距离要近。

  评论者所获得的论据不应该是道听途说所得。从传播角度来看,评论者获得论据属于多级直线传播。如果评论者与真正的信源之间距离太远,则传播效率相对较低,任何一个环节失真就会造成论据的变形。

  如有人在批评中国的贫富分化现象时使用了这样的论据:“拿美国来说,美国人的生活质量整体很高,普通百姓都买得起别墅,开得起车,社会贫富差距并不严重,因此对人的等级分化也不严重。”这样的论据没有科学依据,显然是作者听信了传言。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恐怕美国人自己也不会认同。

  有时,论据的使用会与受众的文化背景、接受习惯相关,这要求时评作者在选用论据时需要考虑受众心理的接近性。如在国际政治评论中,拿某国的国内法作为论据,要求对方遵守,会遇到政治上的不认同;在文化争议中,拿本地的格言谚语去说服对方会遇到文化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只能寻找共同认可的材料作为论据,以传受双方“无争议”为原则,否则很难起到沟通或说服的效果。

  比如,西方一些人士总是把黑暗落后的旧西藏看作是浪漫自由、世外桃源般的“香格里拉”。对此,《人民日报》评论《旧西藏不是“香格里拉”》(2009年1月21日)使用的论据要么摘自民主改革前西藏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历史资料无可争议;要么摘自外国人对西藏的论述,如埃德蒙·坎德勒在《拉萨真面目》一书中的原话——不仅国人可以接受,而且对于西方人有心理上的接近性,令他们接受和信服。评论通过使用这些强有力的论据,雄辩地证明了旧西藏是“极少数农奴主的天堂、广大农奴的地狱”的实质。

  论据的新鲜性分析

  首先,时评中使用新鲜论据,可以向受众提供新信息,增加了评论的“附加值”;其次,新鲜论据可以吸引受众关注和阅读时评。网上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每年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屈原就要跳江,勾践就要尝胆,韩信就要受辱,苏轼就要被贬,贝多芬要耳聋,陶渊明要种田。最可怜的是司马迁,无论什么主题什么语境,只要需要论据他就要出现。”这样的论据固然可靠、相关,但被太多人使用之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陈词滥调。

  就拿通常被视为枯燥的领导讲话来说,如使用得当,也是新鲜的论据。如广州日报的评论《贪官后院起火皆因前院失守》(2007年6月25日)就曾引用了一段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的讲话:“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

  这些新鲜论据能为评论增色,让受众在求新求异的心理中乐于接受评论者的观点。

  小编推荐优秀文学期刊 文史知识 国家级论文

  《文史知识》旨在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精神方面的素质教育。刊登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及文化史等方面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