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修辞学源于古希腊的诉讼演说,在之后的发展延续过程中,由于后世修辞理论家的卓越贡献,今天修辞学所适用的范围已经远远地超出了诉讼演说的范围。本文从三个角度入手,试论一下修辞学研究的范围。 关键词:修辞学范围定义 1从修辞的定义来看修辞学研究
摘要:修辞学源于古希腊的诉讼演说,在之后的发展延续过程中,由于后世修辞理论家的卓越贡献,今天修辞学所适用的范围已经远远地超出了诉讼演说的范围。本文从三个角度入手,试论一下修辞学研究的范围。
关键词:修辞学范围定义
1从修辞的定义来看修辞学研究的范围
定义往往涉及到对一事物的研究范围。所以,研究修辞学的研究范围,我们也要从修辞的定义入手来研究修辞学研究的范围。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不同书籍中给修辞下的定义:
(1)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适切的一种努力。(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2)修辞:修饰文字词句,适用各种表现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现代汉语词典》)
(3)修辞是词句艺术加工的法则。(朱星《语言学概论》)
(4)修辞就是对语言的加工,也就是运用各种语言手段(即修辞手段)来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活动。(安徽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
(5)修辞就是把话说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修辞学入门》1981年版)
(6)修辞就是把修饰词语,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李维琦《修辞学》,1986年10月版)
(7)修辞就是研究使语言文字如何可以做到不坏,如何进而达到更好。(陆文蔚《修辞基础知识》)
从上面这些有关“修辞”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修辞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的一种技巧。这里所说的调整是指对同义关系的词、句式、修辞方式、文章的布局安排、表达方法、语体和语言风格等通过比较,而进行选择,使之收到完美的表达效果。所以,从定义看,修辞学就是研究调整和修饰语言技巧规律的一门学科。
2从“辞”的含义和研究对象来看修辞学研究的范围
2.1由“辞”的含义所决定
“辞”的范围很广泛,可以分为言辞、文辞和章辞三个大方面。首先,言辞是指口头说出来的话。语言是传情达意的手段,也是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情达意可以用各种标记,也可以通过各种感觉。例如驻守边关的战士,当发现有敌军来侵犯时,便会点燃烽火,来告诉本国的军队有敌人来侵犯,这是一种视觉的感受;用握手表示情意相投,握手便是一种触觉的标记。然而,最常见又最常用的,则是一种听觉的标记,就是口头的语言,即言辞。语言是从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劳动创造了人,使人成为了社会的生物,最重要的是劳动也使人有了语言和思想。在第一部分回顾修辞学的发展历史中,已说明修辞最早是一门雄辩术,应用于法庭的辩论之中。《说文解字》卷十四:“辞,讼也。”可知,古人在对“辞”的诸多解释中,诉讼、辩论是其中的一个解释。由此可见,言辞应该是修辞学研究的范围之一。
其次,分析一下文辞。文辞是指文学以及写出来的文章。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单靠口头传述、直接记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也不方便知识、文化从这一时代流传到另一个时代;随着社会的扩大,人事增繁,不能单靠口头,维持一地方和另一地方之间的关系和团结。于是,文字就产生了。人们运用文字语来记录事情,而且将这些事情通过文字写成文章,供后人阅读。这些文章中必定会运用修辞来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从文学的定义可以看出,文学所包含的内容都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这些内容中都会或多或少的运用修辞。通过对文辞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文辞与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文辞也应该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最后,再来谈一下辞章。这里“辞”与“章”二者是同意的。辞章指诗词文章等的总称,也指文章的修辞、写作技巧。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晋之辞章,瞻望魏采。”这里的“辞章”是指诗文的总称。从辞章涉及到的范围,我们也不难看出,辞章也应该被纳入到修辞学研究的范围里。
通过上面分析“辞”的范围,我们可以确定语辞、文辞和章辞均是修辞学研究的范围。这三“辞”都与修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修辞。它们都要借助修辞来提高表达手段,增加各自的文学色彩。
2.2由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所决定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修辞现象,这种现象存在于交际活动之中。第一,修辞学只研究交际活动中的语言问题,非语言的东西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第二,修辞学只研究同提高表达效果有关的语言问题,而不研究一切语言问题。同时,具体的语言现象也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换句话说,修辞现象出现在何处,修辞学就应该研究到何处。
2.3语境与修辞的关系
任何一种修辞都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显示出它所具有的功效,也就是说任何修辞的运用都是以适应语境为前提的,所以,语境是修辞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
修辞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词语的效力,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修辞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借助特定的语境,使词语产生语流义变和情境义变。例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并非就围城而写围城,而是义变为恋爱、家庭运行过程中,人们心理的矛盾,它告诉人们,结婚既像是“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想住进去,笼子内的想赶快的飞出来。结婚又像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想冲进去,城里的想逃出来。当然,它的意思不仅是这样的,围城围住的不只是婚姻,这欲进欲出的感觉谁不为之感慨呢。
修辞中的语流义变和情境义变就是语境义变。语流义变是指词语在连续的语流中,因受到邻近词语意义的影响,或者由于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发生的语流义变。情境义变是指词语由于受到一定的情景的影响而产生的意义上的变化。情景义变中的情景包括发话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意图、动机,社会文化环境、语体环境,即发话时的时间、地点、场合和气氛等。
在修辞中,正是由于语流义变和情景义变,才创造了语言的神韵美。修辞的神韵就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修辞很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2]骆小所.修辞探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5.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