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篇图书馆论文就高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特色发展提出了建议。《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主办。立足宁夏,面向国内外,坚持理
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篇图书馆论文就高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特色发展提出了建议。《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主办。立足宁夏,面向国内外,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积极鼓励理论探索与学术争鸣,注重业界丰富实践的概括、总结与经验交流,在刊发名人名作的同时热忱扶持新人新作。
摘要:高职图书馆先天不足,“馆小、人弱、钱少”的现状短期内不能得到改变,只能走“小而特”之路。作为边缘弱势的图书馆,参与教科项目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图书馆要善于利用学:每年核心工作中隐藏的各种机会,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评估工作的关键时刻,争取获得各方的帮助和支持,把每一项支持都作为图书馆的 “质量工程”,以促进图书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 美丽 智慧
高校图书馆被誉为“大学的心脏”、“天堂的模样”、“信息中心”、“三育人重要阵地”、“美丽与智慧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这些美丽的称谓也许会让你忘乎所以,失去自我。事实上,这个极不容易的特殊部门,边缘弱势,地位尴尬。同时,更应抓机遇,谋发展,强服务,加强能力建设。
1 高职院校图书馆处境不佳
1.1 在国家层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要性表述不够明确
在教高[2006]16 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与图书馆相关的文字表述为:“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1]
1.2 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面的份量不够重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2005 版)的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下的3个二级指标6 项里仅占2 项,即“近二年图书馆的分科类藏书与流通量及其使用状况统计表”和“图书馆管理制度”。[2]
1.3 在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中没有图书馆参与
从2010 年到2013 年,是学院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始终没有图书馆的参与立项,图书馆也没有参与项目验收和工作总结。换言之,在总体情况汇报、查阅资料、专家组质询、实地考察、讨论交流和意见反馈等多个环节都没有图书馆的参与,图书馆好像是多余的。
1.4 在特色评估指标体系里,没能找到“图书馆”三个字在《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特色评估方案》中,没能找到“图书馆”三个字。但是,在“云南省高职院校特色评估指标体系”里有以下这段文字表述:“深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内涵建设,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增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3]。显然,“内涵建设、质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均与图书馆间接相关,这说明图书馆的影子始终是存在的,只不过这种存在是隐形的。毫无疑问,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推进,有利于学院学风、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建设。
1.5 在高职院校特色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图书馆的痕迹
最近,通过查看《某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特色评估工作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报告》,通篇未发现“图书馆”三个字。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某资源职业学院特色评估工作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报告》里面。而在《某职业技术学院特色评估自评报告》的“学校办学基本概况”中,关于图书馆的文字表述仅仅只有这样的一段文字:“纸质图书馆藏量(万册),电子图书数量(GB 或万册),生均图书数量(册/生),生均年进书量(册)。”此外,再也没有图书馆的相关信息了。而在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云南省高职院校特色评估专家组工作指南》里,作为“内设机构、教学辅助部门及走访专家安排”中,图书馆只是作为最后一个部门出现在第15 位。
由此看出,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合格评估、高职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评估等重大教育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地处边缘之边,处境异常尴尬,弱势状态明显。
尽管如此,如果图书馆一味的接受委屈或总是抱怨的话,那绝对是没有出路的,那只可能是恶性循环罢了。做事情不一定成功,但不做事情肯定失败。“有为才有位”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图书馆一定要在学校的每年重要工作中寻找潜在的机会和切入点,在自觉与自信中开拓创新,获得自身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着力加强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2007 年9 月以来,我馆主要从“管理、资源、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实行精细管理,开展了特色高职图书馆的建设与实践。也许,这些无法支撑起“满意”二字,但是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2 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迅速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QQ、Web2.0、Find+、云计算、博客、微信、百链云、4G、幕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信息变为知识,知识体系转化为目录体系,实体世界符号化。可谓是,信息爆炸超乎想象,知识服务空间无限。
2.1 大数据时代的知识管理
如今,人类的知识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知识管理显现四个特征。首先,体量大。无论是纸质资源还是数字资源,规模总量是10 年前的3 至4 倍,约三年翻一番。特别是电子文献数量急剧增加,信息计量单位由TB 级向PB级转变。其次,多样化。文本、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种类多样,应接不暇。第三,价值标准各异。各类数据深度复杂,使信息检索变得更加繁杂,馆员或用户在海量的信息中迷茫或无助,需要有效过滤垃圾信息。第四,速度快。搜到即得到,实时分析,立竿见影。可见,如今的图书馆,信息积累量大,存储空间有限,使用复杂而便捷。
2.2 高职馆的作用
图书馆是学校独一无二的公共知识服务支撑体系,是专业体系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没有图书馆的大学,学校只是一个青年集中营而已。大学,因图书馆而厚德博学。图书馆被誉为“大学的心脏、天堂的模样、信息中心、三育人阵地、美丽与智慧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读者和学者的精神圣殿和家园……”图书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志,学生、老师、职工、馆员、研究人员、社区居民,读者、作者、学者、工作者……都将不断的受益于图书馆,它不仅为读者提供学习场所,是一个学校文化底蕴沉积和发展的标志。现在的图书馆不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是更加进步了。
2.3 高职馆的发展趋势
一是智能化。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出版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大量出现,数字出版使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图书馆的收藏量和收藏内容都面临巨大挑战,图书馆已从传统封闭的实体馆向网络化开放互联的数字图书馆转变。彻底摧毁了“庭院式”的传统图书馆模式,图书馆工作已不仅仅限于借还几本书、订阅几份报刊和提供几个阅览座位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从数字图书馆到云图书馆,从云图书馆到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已经进入数字网络化第四时代(第一时代书写文字时代,第二时代印刷文字时代,第三时代多媒体时代)。不过,图书馆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实体馆+ 虚拟馆”并存并行。
二是特色化。所谓特色,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和自身独特的本色。从对比的角度看,关键是具有独特的差异性。它是一种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持久、稳定、公认、独特、优质的东西,渗透到图书馆的方方面面,包括办馆理念、资源建设、管理服务、馆员风貌、读书文化等。具体表现就是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高职馆的发展,要切忌一味向“高、全、大、快”看齐,如果忽视本馆内在的差异性和师生的需要,就会失去自己的优势。
面对实体图书馆无形化、馆藏资源数字化、业务工作网络化、书目检索智能化、文献传递简单化、资源共享广泛化、信息查找远程化、用户获取便捷化的特点,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走“小而特”的发展道路。
3 高职馆的特色建设重在野美丽冶与野智慧冶
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为读者提供一种美丽智慧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了新职责,它的要求更高了。可以说,为读者提供满意服务永远在路上,在信息服务中联系实际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和特色。读者拥有美好的生活方式之日,便是图书馆实现美丽智慧梦想之时。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而面对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服务部门,在努力接近读者并为读者提供满意服务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梦想:实行精细管理,优质服务,特色发展,建设美丽智慧图书馆,让读书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然而,教书容易育人难,图书馆如何在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教书育人上下力气呢?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联系实际,接近学生,培育特色。
3.1 馆舍条件
图书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是学院标志性建筑。正面建筑凹形设计,体现图书馆的包容与广博。建立了特色资料查阅室、林业类捐赠书刊陈列室和职工书屋,拟建图书馆用品展览室。各阅览室设备采用会议桌椅装备,实现了自习、阅读、会议、活动、教学的资源共享;书库设备标准规范,摆放阅览桌椅,便于读者阅读;办公室和库室的绿化、美化突出林业职业特点,绿色阅读氛围逐步形成。
3.2 管理品质
机构健全,制度完备;集体讨论,共同决策;引入社团,师生共管,民主协商,团结互助,队伍和谐。记录齐全,档案规范,宣传到位,馆务公开,同步公示。形成“林海绿涛,人类生存的保障;书海页帆,社会发展的翅膀”的馆训和“爱馆、爱岗、爱书、爱人”的馆风。实现了管理升级,从规范管理进入精细管理时代,强化过程管理,着力建设示范高职院校美丽、智慧图书馆。
3.3 资源亮点
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齐全,数字化建设取得新突破。纸质资源主要是林业史志、农林类书刊、林业教育、木材鉴定标准方面突出,其标志为全套《中国植物志》和全套《云南商品材薄木手册》等。在数字资源方面,如超星电子图书、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博看期刊、银符题库、中文在线等数据库启用。资源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紧密对接,增强了为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3.4 服务多元
服务范围扩大,服务内容增加,服务时间延长,服务方式多样,服务宣传加强。在信息化、自动化方面有所突破,能力不断增强。采用“老师+ 学生”的轮班制,图书借阅、报刊阅览开放14 小时/ 天,解决了“学生下课,馆员下班”的矛盾。数字资源开放24 小时/ 天。主动为各部门投递报刊和文献传递、信息咨询等服务。同时,一批学生馆员成为“最美第二馆员”,被评为“服务之星”。
3.5 以文化人
首先,在“馆训和馆风”的基础上,按照社团章程加强了读者协会建设管理。其次,在美化的基础上,加大美化力度;三是把书法、绘画、摄影作品遴选后装裱,让图书馆成为书法作品的展览室;四是与院团委、学生工作处、生态文化传媒系等系部联合开展“世界读书日”朗诵比赛等读书文化活动。
3.6 教研生命
把教研视为第二生命。依托学院高职教育研究中心,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发表论文。校外,参加省农业教研会、省高教学会、省高校图工委、省图书馆学会、省高职高专分会等学术平台,交流增多,信息扩大。校内,图书馆与院系(部)合作,建立信息检索教研室,开设《信息检索》等多门素质选修课。采取校企合作方式,举办数字资源推广使用培训会、小型图情知识讲座或论坛,有力地支撑了育人工作。
总之,虽然高职院校图书馆位处边缘,处境尴尬。但图书馆一定要在学校重点工作中找到相关的有利因素,主动借用潜在机会,强化服务能力建设,自觉走适合馆情的特色发展之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把最好的信息服务献给最爱读书的人。这样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才有可能变成读者心中真正的 “天堂”和“大学的心脏”。图书馆是学生求知和求职路上永远不说话的导师。对于馆员来说,满意服务的基础就是要接近学生,为学生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也是建设美丽智慧图书馆的现实追求和梦想。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9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