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 葫芦岛市连山区因地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通过档案资料,考证葫芦市连山区这个县级城市,在清代曾经有两名在太医院里的名医,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并著有医书,可见葫芦岛市连山区医学发展的历史是比较厚重的。 关键词 葫芦岛 清代 八品吏目
摘 要 葫芦岛市连山区因地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通过档案资料,考证葫芦市连山区这个县级城市,在清代曾经有两名在太医院里的名医,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并著有医书,可见葫芦岛市连山区医学发展的历史是比较厚重的。
关键词 葫芦岛 清代 八品吏目 名医 王思泰 刘匡
如今位于辽西走廊上的连山区,不仅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也是人才辈出的地灵人杰之地。 据《锦西县志》记载,在清朝,本地就走出了两位名医:一位是在太医院任职30多年的八品吏目王思泰,一位是弃儒就医的太医院太医刘匡。
医学论文范例:中西医结合 "哮喘 ",不止治标还兼治本
一、王思泰,八品吏目著医书
王思泰,字畏三,生卒年不详,今连山区沙河营乡南王屯人。 1812年至1850年的清道光年间,王思泰在太医院担任八品吏目。 他被记载下来的成绩,主要是他在精研医理的基础上,著有《伤寒试验经》一书。
清朝的太医院,设立于1644年(顺治元年),实行官阶制。 在清朝,太医院基本上都设有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和医士等官阶。 其中,吏目的官阶属于从八品、从九品,甚至是不入流。 到了1910年代,随着清朝灭亡,吏目这个官职也被废除。 清朝的太医院,院使、院判的职位及人员数量相对来说是固定的,而御医、吏目、医士等,从人数上来看,是不固定的。 据记载,1644年(顺治元年),太医院设置了院使和左右院判各1人,吏目30人,到1661年(顺治十八年),吏目就裁减为20人。
1675年(康熙十四年),又裁减了10人。 1723年(雍正元年),吏目人数又恢复到30人,并设预授吏目10人,然而到1735年(雍正十三年)又裁员。 1744年(乾隆九年)又恢复,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又裁员。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裁员2人。 由此可见,王思泰能在不断裁员中的太医院任职八品吏目达30多年,其医术应该是可圈可点的。
在清朝的太医院,院使、院判掌考九科之法,统率所属全部医事,而御医、吏目、医士等则各专一科,即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咽喉科、正骨科,是为9科。 起初是设11科。 后来,将痘疹科归入小方脉,而将咽喉、口齿并为一科[1]。
从王思泰著有《伤寒试验经》一书来看,他应该是专攻伤寒科的吏目了。 王思泰开药方不拘泥于汤头,即中药的配方,而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酌情加减,使得他的诊治多产生出奇效。 当然,对药量的拿捏,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 王思泰之所以敢于不拘泥于汤头,主要是缘于反复地研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医书和不断地实验。 应该说,这正所谓是艺高人胆大了吧!
清太医院,既是负责皇室养生保健、诊病除疾的医疗机构,又是国家医学教育和医政管理机构。 首先,清太医院负责皇室医疗事务。 据《大清会典·雍正朝》《钦定大清会典·嘉庆朝》记载,太医院的具体职掌包括侍值、进御、扈从、奉差、储药、诊视狱囚等。 其次,清太医院负责国家医学教育[2]。 清朝从乾隆初年开始,国家只在太医院设立教习厅,全面负责医学人才的培养。 然而,在道光年间(1821—1850),由于先后有张格尔叛乱、洪秀全起义,太医院教习厅里“三十年不闻书声”。
此间,正好是王思泰在太医院的时期,因此,为大势所趋,他的身影也很少出现在教习厅了。 王思泰作为在太医院值守30多年的八品吏目,虽然史书中没有具体记载他诊治的事例,但是可以想见,在太医院30多年的风风雨雨里,他一定免不了参加各项皇室的医疗事务。 只是,八品吏目的官职,在太医院里,实在是太小,使得他的医术被埋没了。 然而,在家乡人民的心中,王思泰的医名不会被忽略,他是连山人的骄傲,连山人也将世代尊他为一代名医。 同时,王思泰也是《奉天通志》及老锦西地区历次所修的地方志中所记载的清代名医。 特别是王思泰的孙子王凤仪,衣钵相传,也以医术闻名乡里,更给王氏医术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二、刘匡,弃儒就医德高尚
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往往掌握在自己的一个选择之中。 几次赴考未中后的一个选择,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使之成为弃儒就医的清代名医,这个人就是被写进老锦西旧志中的连山人——刘匡。
刘匡,字辅功,生卒年不详,冮家屯(钢屯)人。 刘匡自幼就聪明好学,且思维敏锐。 在他五六岁时,他提出的问题,往往大人都无法解答,因此四里八邻的人们都称他为“小神童”。 九岁时,刘匡走进私塾,正式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等,以备参加科考,入仕及第。 对于所学的内容,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易经、左传等,根本就难不倒他,他稍加用功,就能倒背如流。 因此,不仅很少有被先生用戒尺打手板子的现象,而且深得先生的赏识,认为他将来定会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在一般的私塾中,先生往往会挑选出一个年龄较大、成绩较好,并且有办事能力的学童做助手,名为“大学长”。 当先生有事不在时,“大学长”来替先生领导学习,管理学童。 有时,还会出外替先生办一些事情。 虽然刘匡的年龄不是很大,但他不仅成绩好,而且办事能力极强,因此“大学长”的人选非他莫属。 在私塾里,刘匡最喜欢参加的就是祀孔仪式。 每年的深秋时节,私塾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祀孔仪式。 私塾先生要向学童们讲述孔子生平。 同时,还要举行会餐,师生们一起吃喝一顿,欢乐一天。
16岁时,刘匡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邑庠生”。 在中国古代,学校被称为“庠”,所以学生也被称为“庠生”。 “庠生”,是明清科举制度中对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庠生”也就是秀才。 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郡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郡庠生”,或叫“茂才”。 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等[3]。 刘匡在县学学习期间,不满足于先生所教的诗书礼仪等课程,而是博学多艺。 他遍读医书、兵法等各种古文典籍,特别是对医学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成绩优异,但刻板教条的八股取仕制度,让刘匡越来越兴趣索然,因此他读书学习的兴趣发生了转移。 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刘匡连续几次的赴考都未中,于是他选择了弃儒就医。
刘匡想,与其一次次地在自己没有兴趣的科举考试中浪费掉青春,不如就此弃儒就医,也许更可以找到并体现出自己人生的价值呢? 无独有偶,其实,刘匡弃儒就医的这一想法,也并不是他的首创,在研读医书的过程中,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弃儒就医的生平对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李时珍只考中了秀才,此后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 于是,李时珍便放弃了科考,转而跟随父亲学医,最后成为了一代名医。 正是有了李时珍这个人生榜样,刘匡在选择上才会更加地义无反顾。
刘匡名气虽不大,但医德高尚,医道较高,经他诊治的病人,大多手到病除。 同时,刘匡也给自己行医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对贫困者免收药费,对富者也不多取。 应该说,这是早年间刘匡求取功名之途时,所学的儒家思想对他产生的积极影响。 因为刘匡的医术和医德,朝廷预授给他登仕郎的职衔,这也算是对他弃儒从医的最大褒奖了。
刘匡行医几十年,83岁去世。
参考文献:
[1]赵璟.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杨叔禹.清太医院医家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张俊贤.清代地方志中的地图与文字[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作者简介:李德梅,葫芦岛市连山区档案馆,副研究馆员。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2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