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了人文教学应有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情怀 语文教学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思想,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什么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练习
摘要: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了人文教学应有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情怀 语文教学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思想,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什么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了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式,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造性被泯灭。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的同时,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
从学生方面看,语文是学生学习时间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容易满足也最容易厌倦。他们认为,只要能认识一两千字,稍具分析能力,多看几本课外书,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考试也不会差到哪里。传统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对语文的新鲜感荡然无存,无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眉飞色舞,而学生却热情不高、反应不大,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就教材讲教材,毫无新意和创造性,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语文老师投稿刊物:《现代语文》是山东省教育期刊,曲阜创刊出版,关注语言、文学及语文教学的最新发展,注重杂志的时代性、实用性和学术性,是国内语文教育期刊之一,以传播现代语文观念,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为中学生语文生活服务为办刊宗旨。
现代社会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语文教师应是个“杂家”,语文教师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一个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能让学生在自由灵性中生发智慧,真正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共同的情感投入,是一种良性互动。
怎样把一篇篇教材的价值最大化,是一个语文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语文老师应广吸博取,采集社会的、时代的热点、焦点话题,让学生冲破课堂和教材的束缚,胸中有丘壑,胸怀天下,筑起一份责任意识和关注意识,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用心体会生活,因为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老师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社会现象及感悟讲给同学们,和他们交流、探讨,这都是语文学习的方式,语文不应局限于课堂之内、课本之内。构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将生活之水引进课堂,使课堂永远保持新鲜与活力。语文知识除了在课本课堂上获得,更要不断地从生活中感悟积累,“生活处处有语文”“身边处处是课堂”,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生活中的语文是广阔的,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语文是一个厚积薄发、潜移默化的过程,他离不开生活这片广阔丰腴的土壤。“用生活丰富语文,用语文回馈生活”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初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统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古希腊普鲁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的容满器,而是一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善于捕捉课堂上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准确地判断,因势利导,教师要学会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让学生排演课本剧,进行朗诵比赛,模拟现场招聘等课堂活动;比如开展“课前三分钟”朗读活动,每周开展一次“新闻发布会”,把自己在学校外看到听到的新鲜事有趣事讲给同学们听。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洞悉时事,关心时政,“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领学生学会担当,有家国情怀。真正发挥语文培养“人”的作用。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让他们走出教室,关注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让学生打破思维的定式,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为何学语文、为谁学语文,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让他们自觉乐意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迫学习。教师要把学校变成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小环境,把学生培养成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作为传播中华文化最重要角色的语文人,我们更要责无旁贷,不仅要负起指导学生进行网课学习的责任,更要担起国难当头教书育人的责任,让语文教学与生活教育紧密结合,向学生传播生命教育、家国情怀
老师不但需要改善本身的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适合不同基础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方式,中职语文教学要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主,充实,让各个学生都能学、想学、乐学、会学,学有所得。作为语文老师,不能照本宣科的完成教学任务了之,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让学生从爱上语文学习开始,从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语文的实质就是培育品德,健全人格,我们必须接受这种洗礼,同样,家国情怀也必须全面渗透。语文不断提升我们的个人气质和内在修养,长时间的蓄积会使人的言谈举止焕然一新,语文学习的意义说大可大,说小可小,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语文的学习一定会对你的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不仅仅是“授之书习其句逗”,它更应承担人文教育和家国担当,如何发挥语文教学最大的作用,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探索路上,需要你我协力而行。
参考文献:
1李小伟. 论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怀的培养[D].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张奕. 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及其达成[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2, 000(001):90-91.
3方治华. 浅谈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怀的培养[J]. 科学咨询, 2003(12).
作者:朱敏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