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高校教学论文高校教学督导工作> 正文

高校教学论文高校教学督导工作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6-06-27 17:47

本文摘要: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教学督导的基本含义、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基本职能及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教学督导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督导工作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办学规模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本高校教学论文在分析教学督导的基本含义、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基本职能及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教学督导工作的措施。《高校辅导员学刊》杂志是介绍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教育刊物,杂志1983年在芜湖市创刊发行,由安徽师范大学主办、主管。目前是以双月刊周期发行。杂志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及时刊发相关的国家政策信息。

高校辅导员学刊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督导工作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扩招引起的教学质量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各高校陆续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和督导队伍,开展教学督导工作,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督导工作明显滞后。健全教学督导制度,提高教学督导工作的实效,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教学督导的基本含义

  教学督导是高等学校领导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直接面对校内的教与学双方和教学过程,以专家身份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学校领导、教学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1]。

  二、教学督导机构的设置

  按督导机构的隶属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2]:(1)校长主管型。督导机构直接对校长负责,不受教学管理部门的约束,能够独立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评价的结果直接报送校长。此型的优点:地位高、权威性强,督导工作受重视,督导结果落实快。缺点:校长比较忙,管理时间少;与教学管理相脱节,教学信息不太灵通;如果处理不当,容易扩大督导权利,造成权力越位。(2)借用教务处型。把督导机构作为教务处下面的一个职能科室,由教务处长负责。此型的优点是能够方便、及时地获得教学信息;与教学管理部门配合,有利于督导结果的落实。缺点是权利不够大,督导工作中遇到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的问题时,往往难以解决;对教务部门的督导作用受到限制。(3)校长和教务处共管型。督导机构接受校长和教务处的共同领导,其集中了上述两种类型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点,把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督导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各高等学校普遍采用该种模式。

  三、教学督导人员的构成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聘请一些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教授作为教学督导人员。这些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置身于名利瓜葛之外,摆脱了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且有充裕的时间做调查研究,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工作。

  四、教学督导机构的职能

  1.教学监督功能。教学监督可细分为督教、督学和督管。(1)督教。督教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督。教师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而督教是教学督导工作的重点。督教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和评议教师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等主要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措施、教学效果等,其中主要的观测点在于: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大纲相吻合,教学方式方法是否为学生所接受,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3]。(2)督学。督学是对学生学习的监督。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而且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或者旷课,那么再好的教师也没有办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督导人员不仅要督教,还要督学。督导人员通过听课、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3)督管。督管是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它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教学督导人员要定期检查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如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运行情况、课程安排是否合理、自习室的开放情况等。通过督教、督学和督管,可以增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

  2.指导职能。通过监督,重在指导。教学督导员在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3.沟通协调职能。教学督导人员通过督导工作,将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地反馈给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同时,督导员也将学校的教学方针政策传达给教师和学生,从而使得各部门之间、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同心协力,促进各种教学问题的解决,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4.参谋和咨询职能。教学督导人员面向教学单位,深入教学第一线,通过听课、巡视、检查和调查研究,尤其是根据学校教学状况、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组织专题调研,发现带全局性和带倾向性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和管理职能部门进行反映,为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及教学管理等重大事项提供咨询和建议[4]。

  五、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对教学督导工作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1)一些高等学校的领导认为教学督导工作可有可无;(2)对教学督导人员反映的问题不重视,不及时处理,影响了教学督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有些学校的教学督导机构借用在教务处,是教务处下面的一个职能科室,行政级别低,督导工作不受重视;(4)教学督导资金没有及时到位,从而影响了督导工作的进行;(5)教学督导人员待遇偏低。领导对教学督导工作的不重视会影响教学督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督导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教学督导工作制度的建立主要包括基本制度(工作任务、目标、原则)、工作制度(考核方法、奖励条例、检查方法)、责任制度(机构责任制度、人员职责以及考核)[5]。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保证。由于国家教育部尚未出台教学督导工作的法律法规,所以一些高等学校没有制定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也有部分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但普遍存在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具体表现在:(1)缺乏教学督导工作的标准,工作随意性强;(2)教学督导专家的责任和权力不清,工作不够深入;(3)缺乏教学督导工作自身的监管制度,导致工作缺少制度约束和评价。以上这些都会使得教学督导工作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甚至出现教学督导队伍形同虚设的情况。

  3.在工作方式上,重“督”轻“导”。在督导工作方式上,部分高等学校重“督”轻“导”的现象非常突出,将督导工作等同于监督检查,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挑毛病,找错误,不重视正面指导,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督导专家通过听几次课就给出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而这一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年终评优、人才选拔、外出培训等切身利益相关联。这种简单的督导不一定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甚至使得教师对教学督导工作采取不合作态度,最终造成督导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对立关系。

  4.在工作内容上,督导工作覆盖面窄。目前各高校在实施教学质量督导工作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督导范围狭窄的问题,诸如偏重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偏重理论教学质量督导,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偏重教学秩序,忽视对人才培育方案、课程设置的督导;偏重课堂教学,忽视教学研究;偏重对教师教学的督导,忽视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管理情况等[6]。这势必影响教学督导职能的全面实现。

  5.教学督导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多数高等学校在选聘督导员时,都选择了本校退休的老教师。清一色的退休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退伍并不是理想的结构,这主要表现在:(1)年龄结构不合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新的知识和思想不断涌入高等学校。而这些退休教师的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体力较差,精力不足,创新不够,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从根本上制约了教学督导工作的高效开展。(2)知识结构不合理。当前,高等学校的督导人员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 “单纯学术型”,他们知识渊博,但缺乏教学管理经验;另一类是“单纯管理型”,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但缺乏专业知识。因此,前者在督导教学管理方面能力有限,后者不能有效地督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3)数量结构不合理。近年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高等学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7]。然而,教学督导人员的数量没有相应的增加,造成督导人员数量偏少,难以应付繁重的教学督导工作。

  六、加强教学督导工作的措施

  1.校领导要重视教学督导工作。主要举措有:(1)明确规定教学督导机构由校长或校长与教务处长共同领导,受校长委托开展工作,以提高教学督导机构的地位。(2)校长要定期听取督导机构的工作汇报,及时处理督导信息。(3)为教学督导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资金保障。(4)提高教学督导人员的待遇,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只有校领导重视教学督导工作,才能保证督导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是有效开展督导工作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和保证,教学督导工作必然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效果也不会很好。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我们建议:(1)国家教育部应尽快出台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法律法规,为高等学校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提供法律依据。(2)建立健全教学督导的质量标准体系,以便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效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体现了教学督导工作的公正性,从而保障教学督导工作顺利进行。(3)建立督导员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督导员的责任和权力,促进督导工作深入开展。(4)建立教学督导工作自身的监管制度,将督导工作置身于广大师生的监督之下,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学督导工作进一步完善。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使教学督导工作走上了法制化道路,提高了教学督导的效能。

  3.以督促导,以导为主。“督”是发现教学问题,“导”是解决教学问题。目前的教学督导只注重发现教学问题,而不重视解决这些问题,这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督导人员应转变观念,在督导过程中,应注意发挥督导员“导”的作用,即在对“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整的整改措施和方案,最大限度地消灭薄弱环节[8]。督导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可以融洽督导人员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4.树立全面督导的观念。教学督导工作不只是课堂听课,而应是全面的教学质量监督,内容应该包括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方面,如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教学管理,也要加以督促和引导[9]。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督导作用的最大化。

  5.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教学督导队伍。教学督导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必定会影响督导工作的开展。理想的教学督导队伍具有以下特征[10]:(1)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相结合。聘请退休的老教师作为专职督导员,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督导工作。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教学理念。聘请在岗的教师作为兼职督导员,虽然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督导工作,但他们熟悉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教学理念。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2)校内人员和校外人员相结合。聘请校外专家加入督导队伍,不仅排除了人情干扰,保证了教学督导结果的客观公正,而且还有利于吸取外校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提高本校的教学管理水平。(3)文科人员和理科人员相结合。为保障教学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应按照学科分类来聘请督导员,提高工作效率。(4)教学人员与教学管理人员相结合。聘请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加入到督导队伍,实现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优势互补。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