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期文艺事业和文艺发展的核心思想,其伦理理论来源有三方面:涵植深化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人本理论、传承扬弃于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思想、接续创新于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厘清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伦理内涵,探索新时期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实
摘要: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期文艺事业和文艺发展的核心思想,其伦理理论来源有三方面:涵植深化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人本理论、传承扬弃于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思想、接续创新于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厘清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伦理内涵,探索新时期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的逻辑思路,主要是以马克思人本唯物论观照于当今文艺现实、对中华传统民本思想进行现代扬弃、延展并创新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
关键词: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理论形成基础,思想传承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彰显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发挥人民主体力量的精神实质。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从世界大格局、中国建设的历史与实际出发,结合文艺出现的新样态、新特征、新问题,创造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基于伦理学视域,溯本求源,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主要酝酿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本论、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的民本思想、接续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文艺观。当前,在实践中坚持、发扬、运用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实现文艺大跨越大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涵植并深化了马克思的人本理论
(一)马克思人本论的伦理要义
“人”的价值旨归思考是马克思学说的研究起点和逻辑主线。从《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深刻驳斥“漫步于太空”的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想主义世界观、批判费尔巴哈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扬弃黑格尔追求实现“意识的人”的绝对精神自由人本观,建构了理性主义的唯物主义人本论,实现从形而上到科学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嬗变。
立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全面阐述和论证了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主体性,科学解决了如何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以人为核心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人本思想蕴含三个核心理念。人本唯物论。马克思、恩格斯彻底批驳和摆脱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抽象的人”思想樊篱,从肯定人的物质活动和生产劳动实践才是人的存在方式出发,关注如何通过现实手段改善人类命运,使“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现实的人”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解放。
以此为起点形成唯物主义人本思想,提出无产阶级革命要始终“关心人,重视人”,在《共产党宣言》中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财产公有制的宏伟愿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强调人民不仅是国家的主人也是社会财富的拥有者。历史活动本质上是“群众的活动”。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把人民群众称为“精神的敌人”、“非批判的”、消极“群氓”的错误思想,提出人民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使社会主义动力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此外,马克思以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为主线,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无产阶级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推动作用,人民群众通过社会实践“给历史规定了它的‘任务’和它的‘活动’”①。明证了人类发展历史是“群众的活动”的链接体。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终极目的。
马克思倾覆了以神为本的经院哲学,引领人们摆脱对“物的依赖性”,并对人的现实生存进行科学探索、反思、批判和超越。揭示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消除人的生存困境,消灭私有制对人的异化和束缚;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不是乌托邦式,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社会的一切活动和社会更替演进,都要紧紧围绕如何实现人的解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来进行。
(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人本论的现实观照
马克思人本思想涵括了人的主体实践性、群众唯物史观及追求人的发展价值等内容,文艺“以人民为中心”运用马克思人本逻辑思维来指导文艺活动,在文艺领域赋予以人为本以新的诠释,涵植并深化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思想。立足于文艺为了人民的思想起点。文艺与人民是辩证融合统一体的精神实质,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文艺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艺”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之义。首先,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马克思人本思想表明,只有将人民所需、所想、所求放在首位的事业才具有最强大的感召力生命力。
因此,文艺始终要坚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立场和方向。其次,社会主义文艺要扎根于人民。文艺创作、文艺发展、文艺事业永续蓬勃的关键就在于它来自于人民、根植于群众生活,能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想民之所想。再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应尽职责。
一是文艺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时代使命,为民代言、了解民心、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成为新时代的优良风气的开拓者、倡导者,“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②。二是文艺工作者要“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③。
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和文艺素养,以艺养德、以艺养心。要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涵养艺德、丰盈知识储备、提升艺术技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着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弘扬社会正能量、讴歌发展主旋律;要做到修炼艺能,不断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掌握新媒体新技术、提高专业水平、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④。
做到能直面和应对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挖掘文艺新题材、及时更新创作手段、丰富展现形式、拓展发展空间。深化文艺为了人民的发展价值目标。一是明确人民的进步发展是文艺创作的价值本原。“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⑤。
为人民提供精神健康食粮、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使人民获得思想滋养和身心愉悦,是文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只有被人民所认可、被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才是精品佳作;反之,人民不喜欢、不能引起共鸣、脱离社会现实而不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二是引导人民群众塑美、求善、达真。“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⑥
社会主义文艺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的导向器和风向标,承担着规范道德行为、培育理想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社会功能。因此,要通过传递向上向善价值观、传承弘扬美德,传播真善美,培育人们道德辨识力、自豪感,使人们摆脱现实存在不合理束缚,在美的涤荡、善的感召、真的求索中塑造美、追求善、达到真。
强调文艺的依靠力量是人民。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主体力量的论述,为新时期文艺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路径指引。首先,文艺来源于人民。文艺素材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纯良的素材取之于民,优秀的作品用之于民。”“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①
人民具有“素材性”特质,文艺作品的原材料应开发于群众的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中。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言,文艺“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凝聚中国精神、焕发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要深入人民,创造出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的精品力作。“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②要坚持社会主义“二为”“双百”方针,走出书斋“接地气”、走入基层“抓活鱼”,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并从中汲取营养,体悟群众诉求、激发文艺灵感,创作出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同时,还要培养科学判断力,对素材进行理性选择、精细加工、精准使用,提高文艺的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其次,文艺不能脱离人民,“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③。脱离了人民的文艺必将丧失其生命力,失去其应有的内在价值。因此,文艺应紧系人民、讴歌时代,及时反映人们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在崭新生活中的美好状态。
二、传承并扬弃了中华传统的民本思想
(一)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精粹所在
中华传统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发端于商周交替之际,历经上古时期的朴素原生存在、先秦时期的理论形成、汉唐时期的推进实施、明清时期的完善升华、近现代时期与民主思想的融合,其重心从重天、敬德、保民到重民轻天、民贵君轻,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政治文化和思想资源,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轨迹。古代民本思想也闪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光辉,主要在于其蕴含的仁民爱民、利民惠民、尊民恤民等以民为本的优秀思想。强调仁民爱民。
传统民本思想价值立论基础是“仁”,推崇仁爱、仁德、爱人,在孔子仁民论、孟子仁政说以及在传统典籍《尚书》《左传春秋》等中均有颇多论述。主要是:第一,倡导育爱民重民之仁心、行王道仁政。首先,主张爱民如子。
西周周武王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作为施政纲领;儒家倡导以仁心、仁政待民,孔子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墨家信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提出为政之本在于平等无私的“爱人若爱其身”,如此才能顺民意、得民心;道家拥戴“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提出应让百姓修养生息而恢复国力,道家黄老学的“慈惠以爱人”就是宽政爱民的体现;法家以严酷力行法治著称,但也提出仰仗人民作为社会支持力量,比如“民勇者,战胜”(《商君书·画策》),“民乐战者王”(《韩非子·画策》);等等。
其次,主张推行仁政德政。儒家强调“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和关键,只有获得民众的爱戴和拥护,才会使天下归于安定祥和。
至明末清初,无论是王夫之的“人之所同然者即为天”学说还是黄宗羲的“君臣公器论”(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也都强调行事要符合民心、听取民意。再有,提出民贵君轻、立君为民、政在养民,重视百姓社会地位。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礼记·大学》),“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等等。
三、接续并创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与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内涵一脉相承,“人民性”实质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文艺“人民性”的现代传承和时代发展。结语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断和命题,在党的十九大以后,得以不断凝练涵括,形成了特殊的逻辑建构体系、思想精神内核、伦理辩证思维,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立足历史、分析现实、面向未来,从时代的需要出发,对我国当前文艺发展和文艺现象进行分析,重新确证了人民是文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强调了文艺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引领价值的指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挖掘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来源,是全面理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整体理论的重要切入点,而对其伦理实践品格的把握,还须注意:
第一,对其思想内核须深层把握。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逻辑构成,一方面,是对文艺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深化。另一方面,也是在于致力解决当前的文艺发展桎梏:一是由于受到历史虚无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西方非理性人本主义的冲击,文艺创作出现否定推动历史进步的人民主体作用,出现用非科学人性观来颠覆科学人本主义,造成文艺的人民价值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蜕变;二是当前文艺生产的精品数量仍然匮乏,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存在,导致出现有“高原”无“高峰”,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抄袭模仿现象。直面文艺领域出现的问题,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树立科学人本思想,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精神实质和实践创造力、创新性。
第二,对其现实意义要深入理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来源,不仅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内核相一致,还来自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观,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弘扬。但是它又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它是从全球化背景和世界性开放视野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现实出发。因此,对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运用,必须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现状,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方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坚持发扬、不断创新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