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魏晋至隋唐时期莫高窟经变画的世俗化> 正文

魏晋至隋唐时期莫高窟经变画的世俗化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6-23 10:38

本文摘要:摘要:经变画虽与佛经密切相关,但毕竟是人们对世俗生活的观察、想象与呈现,乃是佛国世界与世俗社会共寓的重要载体。莫高窟经变画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内容、人物风格和画面构图,阐释佛经教义,映射出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历史进程。魏晋至隋唐时期,莫高窟经

  摘要:经变画虽与佛经密切相关,但毕竟是人们对世俗生活的观察、想象与呈现,乃是佛国世界与世俗社会共寓的重要载体。莫高窟经变画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内容、人物风格和画面构图,阐释佛经教义,映射出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历史进程。魏晋至隋唐时期,莫高窟经变画中原本处于中心位置、高高在上的佛陀日渐走下神坛,走入世俗社会,其人性日益多于神性。在这一过程中,经变画内容日渐丰富,世俗元素不断增多,彰显出佛教世俗化的整体发展趋势。

  关键词:经变画;世俗化;莫高窟;魏晋至隋唐时期

莫高窟壁画

  经变画,是由佛经演变出来的图画。从广义上说,“把佛经内容、故事、哲理画成画或雕刻成图像”①,即为经变画。而狭义的经变画,特指依据一部佛经主要内容绘制而成的图画,那些只截取佛经一部分情节绘制成的图画则不属于经变画。②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不少的经变画,其中以敦煌莫高窟留下来的作品最具代表性。③因此,学界对莫高窟经变画研究较多,其成果大体可分为四类:

  一是关于经变画的田野考古记录和调研报告;二是关于经变画的考释;三是关于经变画榜题底稿、粉本与经变画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四是关于经变画的结构、构图和用色及其流传原因等的探讨。这些成果往往聚焦于某一时期的经变画进行静态观察,缺乏宏观视域下不同时期经变画的整体性研究。这正如王惠民所言:“如若干经变画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如楞伽经变、金刚经变、思益经变等经变画与禅宗有关,盛唐晚期开始流行的天请问经变、药师经变与唯识宗有关。目前还没有见到将它们联系起来考察的专论。”④综上可知,目前学界对敦煌莫高窟经变画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分析,缺乏动态的讨论。有鉴于此,本文主要采用“礼俗互动”的视角⑤,对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莫高窟经变画由“礼”入“俗”的世俗化过程进行考察,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一、以佛为尊:北魏以前的莫高窟经变画

  从源头上说,佛教是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宗教。此后,佛教依附于黄老、玄学发展。佛教初传中土时,将佛比附为儒家的圣人和道家的神仙,曾一度被翻译为“天中天”,以彰显佛陀至高无上的地位。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乱纷争、狼烟四起,北方地区开窟造像之风大盛于世。敦煌石窟即诞生于这一时期。目前敦煌现存最早的是北凉时期洞窟。北魏建国之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几个重要的佛经译经中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石窟造像与佛经的出现为经变画的诞生奠定了现实基础。

  因此,早期的莫高窟经变画中内蕴着佛学与儒学、黄老之学的生硬杂糅,虽然在风格上受到汉朝文化与古印度文化的共同影响,但是却“以经说及传闻为本,为中国特创之式”①,“东晋之末,华严,法华,维摩,阿弥陀等经,多已译成汉文。故其造像之样式,不专事模仿,而附会于印度者也。”②

  此外,魏晋时期,由于国家四分五裂,社会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将佛教用作“权力中心”教化、统治民众的工具。“权力中心”以佛陀至尊的地位来巩固、强化其统治地位。因此,北魏以前的莫高窟经变画在结构上,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释尊多处于构图的中心位置,以中心构图的样式为主,除了彰显佛祖之尊和帝王之心外,亦将世间的战争与杀戮投射于佛国世界。帝王皈依于佛,民众则在皈依于佛中臣服于统治者的统治,麻醉着自己的内心。

  佛像成为了统治者的化身,向众生宣告着统治者的威严。内容方面,北凉北魏时期因僧尼主要以“坐禅”方式参悟佛法,壁画主题主要与“坐禅观佛”密切相关,除千佛与故事画、夜叉等之外,经变画题材主要为《说法图》,其构图和内容相对简单,北魏时期经变画的内容比北凉时期经变画的内容丰富些,此外,还有北魏始现的《降魔变》。③在这一时期的莫高窟经变画中,佛陀处于构图的中心位置,高高在上,与世俗社会泾渭分明,民俗画面则较少。就目前敦煌现存最早的北凉时期洞窟而言,第272窟与同时期的第268窟相比,壁画内容相对丰富,但也仅仅是绘有“说法图、供养菩萨、天宫伎乐及千佛等”④。

  其《说法图》构成较为简单,除了主要的供奉对象佛之外,再有就是菩萨和飞天。⑤二、由“礼”入“俗”:南北朝时期莫高窟经变画中的世俗元素北魏和南梁定佛教为国教⑥,将这一外来宗教提升到礼制的层面,确立了佛教在中国的尊崇地位。佛的形象凝聚着统治阶级祈望一统天下、征服众生的统治愿望。由此,佛教成为国家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民间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莫高窟经变画逐渐世俗化,在内容、人物风格和构图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整体上呈现出由“礼”入“俗”的发展趋势。

  在内容的方面,北魏以后,莫高窟壁画内容日渐丰富起来,世俗生活元素逐渐出现在莫高窟壁画中,尽管该时期经变画中还没有出现比较完整的世俗生活画面,但与之前相比逐渐增加了一些世俗性的元素。例如,第257窟的《说法图》中,佛的形象比例较大,飞天增多。故事画中,零星出现的建筑、车马、器物等衬景映射出当时的民风民俗。⑦北魏末西魏初,莫高窟第249窟中,窟内呈现出中国古代“引魂升天”与佛教“来世成佛”观念的初步融合之态,中原与西域文化习俗日渐交融。①

  《上士登仙图》中的昆仑悬圃、羽人、方相氏等,以及此窟前室主尊龛上方西披构图中心的四目四臂、赤身的印度恶神阿修罗王,周围所环绕的雷、电、风、雨四神和朱雀、羽人等,显示出楚、汉盛行的神仙方术、道教思想等所影响的民风民俗。②西魏时期,莫高窟壁画中还出现了山林、动物、狩猎等反映当时田猎生活的日常生活场景。由此可见,虽然印度佛教仍处于图像核心地位,却又在佛国世界中平添了中国文化和民俗生活元素。③其次,南北朝时期莫高窟壁画的画风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画风在莫高窟的壁画和造像之中并行,佛陀形象在承续西域、印度之风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原之风。

  例如,第249窟西披的南北两侧始现了《维摩诘经变》的内容,其义理宏深、富含哲理情趣,是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经典之一。尽管以维摩诘为题材的绘画成熟较早,但是在莫高窟壁画中出现较晚。据图可悉④,方丈内“无诸所有,独寝一床”的维摩诘身着印度装,盘坐于小房子之中,手中执尘尾,与南侧的文殊菩萨遥相呼应。此时的维摩诘印度风格显著,造型更趋向于一种佛教义理的程式化符号,构图简单。维摩诘方丈旁伸手摘花的天女与道教羽人的形象相似,从中亦可窥得佛教对道教羽人的改造及佛道交融的进程,反映出西域文化与中原民俗的融汇。

  此外,北魏孝文帝拓跋珪的汉化改革对于中原南方地区的审美风尚向北方传播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批来自中原南方地区的画师将当时流行的“秀骨清像”审美情趣带到了莫高窟的造像和壁画创作之中,使得佛教人物的形象日趋世俗化。受其影响,在这一时期莫高窟经变画中,佛陀的形象有了较大改变,体貌清秀瘦削,着宽衣博带,“令人懔懔”。西魏时期,这种绘画风格更为盛行。

  例如,在西魏时期开凿的莫高窟第285窟北壁的《释迦、多宝二佛说法图》中,释迦、多宝二佛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劲挺飘逸,展现出一副智慧超脱和风骨美伦的风流名士形象。⑤再次,南北朝时期莫高窟壁画的构图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佛教初入中国时,曾尝试将“佛”比附为儒家的“三皇五帝”和道家的“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为了强化教众对神佛所拥有的超自然神秘力量的信仰,画师们将神佛置于构图中心,以彰显“佛”之神圣而超然的地位,主次关系鲜明。随着《维摩诘经》的逐步接受,南北朝时期莫高窟经变画中的构图也产生了世俗化的改变。

  《维摩诘经》的核心教义是“入世修行”,这直接影响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遁世和清谈之风,吸引部分文人投身“俗界”,在对现世生活的哲学思辨与佛教的义理和审美理想的互释中,践行“自度度人”的涅槃思想,向统治阶级谏言,并躬身实践,影响着国家政治和民风民俗,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至5世纪时,《维摩诘经》曾先后出现六个译本⑥,多次重译既体现其为民众所接受和重视的程度,更是丰富了经书的解读维度。其佛国与世间没有差异、居家即可修行的思想深受门阀士大夫阶层推崇,维摩诘居士的形象亦因符合中国人对“士”的审美期待而深入人心、流传较广。因此,《维摩诘经变》也成为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⑦。该时期的经变画由最初的神佛居于构图中心,转变为维摩诘与文殊师利共处构图中心,形成二元争辉的构图格局。二者的精彩辩论,透露出儒佛之争、儒佛互渗的文化征兆以及佛国空间的世俗化特征。

  三、佛俗融合:隋唐时期莫高窟经变画的时代特征

  隋唐统治者给予佛教的强力政治和经济支持,以及士族文人的释经传教和对佛教义理的思辨与亲身践行,极大地增强了佛教的影响力。中唐时期,均田制的瓦解和赋税制度的变革,引发了生产形式的改变,社会经济和贸易日益发达。物质的丰富滋生了奢靡之风。世俗世界的富丽堂皇、载歌载舞的宏大场景充斥于经变画的审美空间,民俗环境布景和盛大的乐舞戏等,营造出热烈、欢乐的盛世氛围,令人感喟盛世俗世即极乐天堂。莫高窟经变画中参禅、悟道、传教的道场已然演变为世俗生活的场域,“世俗”元素在唐时期增至顶峰。世俗化成为隋唐时期莫高窟经变画的时代特征,鲜明地体现在其内容、人物风格和构图方面。

  四、结语

  潘诺夫斯基曾提出“文化征兆的历史”(historyofculturalsymptoms)的观点,他认为:“当艺术史家投身研究一件或一系列作品时,他必须把他所认为的这些作品的内在含义,与他可能尽量掌握、并认为与这些作品具有历史关系的其他所有文化资料的内在含义加以对照。”③受此启发,本文认为经变画虽源自佛经,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人们对世俗生活的观察、想象与呈现,是佛国世界与世俗社会共寓的重要载体。这点在莫高窟经变画上体现得尤其突出。

  莫高窟经变画是时代、地区和民族现实民俗时空的缩影及其艺术化的集中呈现。莫高窟经变画的世俗化过程表明,经变画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内容、人物风格和画面构图阐释佛经核心的、经典的教义,映射出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历史进程。魏晋时期,经变画以佛为尊,神佛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画中很少有世俗元素。南北朝时期,北魏和南梁将佛教定为国教,佛教被提升到礼制高度,由于统治者的推崇,佛教走向民间。这一时期莫高经变画作为礼制的表达,呈现出更多世俗元素和从“礼”入“俗”的发展趋势。

  绘画论文范例:关于敦煌壁画对当代中国美术的启示与推动探讨

  至隋唐时期,经变画在内容、人物形象、构图方面进一步世俗化,充分体现出本土画匠的创造性以及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与想象,神佛的神性逐渐淡化,人间日常生活的场景成为经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出人们心灵状态由漫长的修行、悲惨的牺牲和渺茫的等待向重视现实、充满希望地期待托生极乐世界的重要转变以及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合流。

  概言之,从魏晋至隋唐,经变画中原本处于中心位置、高高在上的佛陀日渐走下神坛,走入世俗社会,“红尘即是道场”。画中佛陀的人性日益多于神性,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与此同时,莫高窟经变画原本简单的内容也日益变得丰富,世俗元素不断增多,甚至出现多幅世俗生活画面,彰显出佛教世俗化的整体发展趋势。

  作者:曹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