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新时代下的电影业何去何从> 正文

新时代下的电影业何去何从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10-15 10:22

本文摘要:【摘 要】 本案例分析在展望我国电影业市场前景、讨论电影拍摄的不确定因素对我国电影业冲击的基础上,揭示了完片保险的盈利模式、运作机制和几个关键环节,阐述了我国建立完片保险机制的意义;重点剖析了我国完片保险机制面临的三方面挑战,最后提出了几点完

  【摘 要】 本案例分析在展望我国电影业市场前景、讨论电影拍摄的不确定因素对我国电影业冲击的基础上,揭示了完片保险的盈利模式、运作机制和几个关键环节,阐述了我国建立完片保险机制的意义;重点剖析了我国完片保险机制面临的三方面挑战,最后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完片保险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电影市场;完片保险;机制创新

电影业论文

  2015—2019年,中国电影业票房以平均每年9.8%的速度增长。随着2018年国家电影局《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出台,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逐渐步入规范化阶段。由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可以了解到,2020—2025年,保守估计,我国电影产业票房收入增长率将达10%左右,到2025年票房收入预计将超过1100亿元[1]。

  一、完片保险简介

  完片保险又称“电影保险”。完片保险是一种担保合同协议,是担保人向一部电影的投资人提供的保证。完片保险和大多数传统的保险不同,它是一项可操作性很强的电影保险业务并且主要用来规避风险,保证投资人投资的影视产品能够符合前期约定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且如期按预算交付的一种融资性担保产品和影视业与金融行业之间的一种第三方服务。完片保险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好莱坞片场[2]。当时,由于电视机的发明好莱坞电影跌入低谷,面对电视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业不断创新,创作出许多吸引观众的新题材电影。正因为电视业的竞争促使电影业的发展,由于大量电影的拍摄过程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完片保险应运而生。

  (一)完片保险的盈利模式

  完片保险有两种基本的可供选择的盈利模式:返点保费担保和标准保费担保。

  1.返点保费担保。返点保费担保指的是担保公司在前期向制片人收取较高百分比保费,如果制片人可以及时在预算内完成影片的制作并对发行公司交片,担保公司从保费里按提前谈好的返点返还一部分给制片人。投资方也会同意制片人收取这个返还保费作为对制片人及时完片的奖金。

  2.标准保费担保。

  标准保费担保是指完片保险公司收取的全额保费不会返还制片人,即使该电影在预算及拍摄期内完片,但该保费费率会较“返点担保”低一些。有良好记录的制片人通常会获得这样的标准保费,而较低的保费会增加拍摄预算的现金流[3]。除上述两种基本盈利模式外,完片保险还有一种特殊的盈利模式,即担保人不收取完片担保费,但直接接管影片,获得一定补偿。但这种盈利模式一般不常用。

  (二)完片保险的机制与关键环节

  1.完片保险的运作机制。完片保险的机制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可用于电影业电影制作风险防范的投融资机制。好莱坞在这方面提供了典范,其成功不仅依赖强大的电影艺术和商业运营人才储备,也依赖电影产品和资本的完美对接。由于完片担保人的出现并对银行(投资方)实行完片担保,好莱坞制片人得以顺利融资,制片人和银行分摊风险。

  2.完片保险机制的关键环节。向电影制片人提供贷款和提供贷款担保是保险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完片保险机制的关键环节是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初期担保融资和影视监管过程[4]。

  一是初期担保融资。保险公司非常专业,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例如,在FFI等国际知名的保险公司中,许多商人在电影制片方面具有直接的经验并保证独立发展。这些企业家不仅了解他们需要的成本,关键的媒体信息等等,而且他们有自己的信息资源了解演员和雇员的能力和身体状况。此优势有助于对项目支出和风险进行初步评估,从而可以决定是否接管影片并确定其成本。二是影视监管过程。当承保完进入影视制作过程的拍摄期时,担保人有权并有能力在必要时修改或拒绝制片人或导演的某些决定,该限制将用于确保按照合同对电影进行拍摄。如果电影的生产管理活动被严重超出或没有按计划进行,担保公司保留解雇导演并接管电影全部或部分生产的权利。完片保险不仅可以保证电影制片人和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可以保证利润,可以确保完片保险业务的存在和发展。

  二、我国完片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意义

  (一)我国完片保险的发展现状

  完片保险业务的问世和发展是以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基础,以制片人存在融资担保需求为前提。我国保险公司完片保险业务的推出,要充分考虑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及特征,包括我国电影产品的市场规模和特征带来的完片保险潜在市场前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电影业的市场化改革,各电影公司“黑天鹅”事件屡有发生,电影公司及关联方损失惨重,“叫苦不迭”,但始终苦于没有办法预防或对冲这一风险。此后几年,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完片保险在国内的推出提供适宜的土壤。

  (二)我国建构完片保险机制的意义

  我国电影业的配套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我国电影产业的横向竞争。若影片发生意外无法进行拍摄,那么此时完片保险机制就会赔付一定的费用,帮助影片顺利完成。对银行或投资者来说,完片保险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保证银行的贷款收益。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完片保险机制是国内新型保险,有利于保险公司创立新型保险,成为保险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综上,中国电影市场引入一个能分摊电影制片人和投资方风险的独立第三方是必要的。

  三、我国完片保险业务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措施

  (一)我国实现完片保险的挑战

  1.缺乏电影和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一家完片保险公司,机制的运作要依赖足够规模的资金支持自不待言,但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依赖专业团队。完片保险业务需要有非常专业的人才进行项目分析,可在中国同时具备电影制作,又具有金融保险知识的人才寥寥无几,这是我国发展完片保险担保业务的短板。完片保险实际上属于保险业和电影业两个行业的交集,对业务人员的技能要求更加复合。

  第一,在业务审核阶段,业务团队要对电影中每一重要因素、环节进行审核评估,这就要求专业人员了解成本支出和潜在风险,同时需要拥有精算师的水准能够对风险进行评估;第二,在拍摄过程中,担保人要对一系列报告进行审核,对于拍摄安排做出预测和判断;第三,一旦电影流产,版权转接到完片保险公司手里,完片保险公司应具有版权运作能力,能够及时找到合适的导演和演员,继续完成或选择合适买家出售版权,挽回部分损失。遗憾的是,国内电影保险行业缺少熟悉电影和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更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团队。

  2.审查筛选的政策风险。国内电影的审查筛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审查的客观标准是明摆在那里的,但审查的条款不可能细致入微,在审查过程中不同审查人的主观认知和偏好往往会对审查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一部已完成的影片审查筛选是否能获得通过,电影公司很难把握,在金融、保险行业对电影审查政策和规律掌握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但国内如开展完片保险业务,为确保影片正常拍摄并能如期移交发行商,完片保险公司就必须熟悉国内的电影审查制度,及时把握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的要求,从而避免作品与政策法规形成冲突,否则影视作品就有可能报废处理。所以,难以琢磨的“审批风险”为我国开展完片保险业务面临的极大限制[5]。

  3.缺乏多险种的风险控制。在好莱坞,完片保险只是保险业参与电影业的一部分。为了理解完片保险在电影保险体系中的地位,有必要区分保险行业。好莱坞保险类型可大致分为三类:一般保险、基本保险和完片保险。电影产业结构不完善、机构缺失以及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了票房的隐瞒和偷换交易现象,为完片保险在预审阶段评估预算,及遇到意外寻找同水平演职人员进行替换等带来了阻碍。同时,为了完成电影保险业务,在项目的初步筛选和中期监督中需要大量的权威数据。但是,国内电影市场上没有完整的权威数据。这种信息收集的复杂性和非正式性给整个国内完片保险业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二)我国完善完片保险的解决措施

  1.培养具备电影和金融业务综合素养的高水平业务人员。

  影视公司和保险公司可合作开展“电影和金融保险业务人员培养项目”,主要从电影公司和保险公司招收学员,分别围绕电影运行成本、电影完片保险机制和电影审查政策三个专题对学员进行高水平且针对性极强的电影专业知识培养,一方面使金融保险的专业人士能够充分了解电影市场和完片保险机制,也能较为准确、深刻,了解把握我国影片审查的政策和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一些电影专业人士能够学习一些实用的金融保险知识,尤其是完片保险知识,从而能够使部分有志于保险业务的电影专业人士跨界从业,蜕变为电影完片保险的专业人才。

  2.完善“再担保”机制。

  电影金融稳健发展、保障电影产业体系的根基是“再担保”机制,充足的流动资金是电影产业良性循环的支撑。再担保是再担保人对原保人信用的增级或信用损失的弥补,这一方面分担了融资风险,也维护债券人的投资利益。电影担保行业过度依赖资本市场,缺乏政府引导和政策兜底的经验教训。要保证电影保险机制的长期运行,必须发挥再担保的增信扩信功能、比例分担风险、带动融资等作用。无论何种所有制的再担保公司,要有一些既懂保险业务也懂基本电影业务的专业人才。

  3.建立渠道对冲机制。

  拍摄期间拍摄不确定性会给电影业带来巨大冲击,完片保险就是防范这一风险的有力举措。当遇到百年不遇的巨大灾难性事件冲击时,即使保险公司也难以承受过大的风险。因此,我们建议,电影公司还可以建立渠道对冲机制。这里,所谓渠道对冲机制就是电影公司或电影业协会与线上主流媒体进行合作,开辟保障性电影专栏或频道,平时主要开展公益宣传,危急时刻灵活公映档期电影,确保产业小规模资金回流。这样的渠道对冲机制的建立可以分担电影投资的潜在风险。有利于强化完片保险机制的抗风险能力、推动电影和上下游以及平行产业的融合。

  电影论文范例: 新中国电影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旦发生全局性、持续性恶性事件,电影无法在电影院按时上映,那么多渠道的放映方式就可以对冲单一的电影院放映风险。总之,完片保险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金融保险业与电影产业有效对接的重要手段,能够完善我国电影产业的融资结构,促进电影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的一步。就目前而言,国内电影生产过程中成本虚高等问题为完片保险提供了市场机遇,未来随着电影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不断流入,中小制片人崭露头角,会进一步激发对于完片保险的市场需求,未来将拥有良好的市场空间和前景。

  【参考文献】

  [1]姜申.建构中国电影产业保障体系的契机与进路[J].当代电影,2020-08-05.

  [2]杨若凡.短板与对策:从市场资源配置看电影保险体系落地中国[J].电影文学,2019(07).

  [3]肖勤福.积极培育我国电影产业的服务体系[N].学习时报,2019-01-11.

  [4]王伊琳,刘怡君.博弈论视角下中国电影完片保险融资效应和可行模式研究[J].上海保险,2018(04).

  [5]吴曼芳,李思樾.完片担保中国化的障碍分析与模式选择[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03).

  作者:毛佳平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