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接受MRI、CT等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14日~2020年6月14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患者先后接受CT与MRI检查,观察检出效果、检查费用、
【摘要】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接受MRI、CT等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14日~2020年6月14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患者先后接受CT与MRI检查,观察检出效果、检查费用、检查时间等多项指标。结果:MRI检出701个病灶,其中≤5mm病灶356个,>5mm病灶345个,高于CT检出105个病灶,其中≤5mm病灶356个,>5mm病灶345个;MRI人均检查费用与检查时间均高于CT人均检查费用与检查时间,P<0.05。结论:在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中,MRI检出效果明显优于CT,但检查费用、检查时间要更长,还需要结合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际需求选择具体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关键词】MRI;腔隙性脑梗死;CT
影像学是医学重要分支,也为人体内部组织外部成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对于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CT、MRI是临床医学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腔隙性脑梗死临床影像学检查中效果有所不同。此次研究,选择2018年11月14日~2020年6月14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14日~2020年6月14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男67例,女33例,年龄62.3~78.6岁,平均年龄(72.09±0.47)岁;糖尿病42例,高血压37例,慢阻肺10例,其他11例;嗜睡23例,感觉障碍26例;头痛头晕36例,面瘫15例。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接受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知情同意诊断过程,并表示如实配合数据调查工作。
纳入标准:(1)腔隙性脑梗死初次诊断;(2)未接受其他影像学检查研究;(3)具有良好的影像学检查依从性。
排除标准:(1)新冠肺炎;(2)精神疾病;(3)肝肾功能障碍;(4)肿瘤;(5)中途退出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者。
1.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以“腔隙性脑梗死”、“CT”、“MRI”等为关键词,从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寻找相关文献资料,作为此次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理论支持。
数据分析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观察检出效果、检查费用、检查时间等多项指标,通过数据比对CT、MRI检查优势。
1.3检查方法
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先后接受CT与MRI检查,扫描结果由三名医生共同判断。
CT:(1)设备信息:东芝64排螺旋CT Aquilion-TSX-101A型;(2)参数信息:①层间距4mm;②层厚4mm;(3)检查方法:①取平卧位;②从耳眦处开始扫描,方向为颅底→颅顶;③逐层扫面;(4)对于扫描过程中发现的疑似病灶,需要放大后仔细观察。
MRI:(1)设备信息:磁共振扫描仪 Optima MR360 GEI1.5T;(2)参数信息:①PropT2WI:TR 3915ms,TE 115ms;②DWI:TR 3800ms,TE 89.6ms;③T1WI:TR1750ms;TE 20.5ms;④层厚6mm,层距6mm;⑤T2FLAIR:TR8400ms,TE 148ms;(3)扫描方法:①头部BRAIN ARRAY八通道线圈;②扫描方向为颅底→颅顶;(4)对于扫描过程中发现的疑似病灶,需要放大后仔细观察。
1.4观察指标
检出效果:(1)病灶个数;(2)≤5mm病灶个数;(3)>5mm病灶个数。由此次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人员记录CT与MRI检查中的检出效果。
检查费用与检查时间:(1)检查费用;(2)检查时间。由此次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人员记录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检查费用与检查时间,计算人均数据。
1.5统计学研究
此次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此次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数据。计数数据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数据资料行t减检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中P<0.05则表示统计学差异性大。
2 结果
2.1检出效果
MRI检出701个病灶,其中≤5mm病灶356个,>5mm病灶345个,高于CT检出105个病灶,其中≤5mm病灶356个,>5mm病灶345个。
2.2检查费用与检查时间
MRI人均检查费用与检查时间均高于CT人均检查费用与检查时间,P<0.05。
医学论文投稿刊物:《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期刊,曾荣获卫生部优秀期刊奖。目前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唯一以系统阐述职业化医院经营与管理理念的国家级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当代医学设有论著、综述、医院管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药物与临床、技术与创新、中西医、预防与卫生、教育园地等栏目。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属于老年常见疾病,多发于丘囊、基底节等脑部位置,容易造成头痛、偏瘫等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着病程推进,将会加剧腔隙性脑梗死症状。临床研究表明,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狭小,病灶处的坏死组织能够被吞噬细胞迅速清除,留下充满积液的残腔,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2]。此次研究,选择我院接受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患者先后接受CT与MRI检查,可以发现MRI检查病灶更加准确,对于≤5mm病灶与>5mm病灶检查效果更好。数据差异原因主要为:MRI相比于CT对间质性水肿更加敏感,微小病灶分辨率高,辐射量低,应用安全性更高,因此MRI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效果更好,此次检查效果数据也验证了MRI检出优势[3]。但也需要意识到CT检查时间短、费用低,适合初步筛查工作,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中。
综上所述,在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中,MRI检出效果明显优于CT,但检查费用、检查时间要更长,还需要结合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际需求选择具体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 姜本忱.CT及MRI在腔隙性脑梗死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14):106-107.
[2] 孙会秀.腔隙性脑梗死在CT与MRI检查中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6):15-17.
[3] 王祥.CT MRI在腔隙性脑梗死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5):3641-3643.
作者:柳杨 李英丽【通讯作者】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26557.html
2023-2024JCR瑜板崬鎼烽崶鐘茬摍
SCI 鐠佺儤鏋冮柅澶婂灁閵嗕焦濮囩粙瑁も偓浣锋叏閸ョ偛鍙忛幐鍥у础
SSCI缁€鍙ョ窗缁夋垵顒熼張鐔峰灁閹舵洜枪鐠у嫯顔�
娑擃厼顦婚弬鍥ㄧ壋韫囧啯婀¢崚濠佺矙缂佸秳绗岄幎鏇犌归幐鍥у础
sci閸滃sci閸欏本鏁硅ぐ鏇熸埂閸掞拷
EI閺€璺虹秿閻ㄥ嫪鑵戦崶鑺ユ埂閸掞拷
閸氬嫬顒熺粔鎲噑ci
閸氬嫬顒熺粔鎲嘽i
閸氬嫬顒熺粔鎱砲ci
EI閺堢喎鍨擟PXSourceList
閸樺棗鐪綾ssci閺嶇ǹ绺鹃張鐔峰灁濮瑰洦鈧拷
閸樺棗鐪綾scd-娑擃厼娴楃粔鎴濐劅瀵洘鏋冮弫鐗堝祦鎼存挻娼靛┃鎰埂閸掞拷
CSCD閿涳拷2023-2024閿涳拷
娑擃厾顫栭梽銏犲瀻閸栭缚銆�2023
娑擃厼娴楃粔鎴炲Η閺嶇ǹ绺鹃張鐔峰灁閸樺棗鐪鹃惄顔肩秿
2023楠炲澧楁稉顓炴禇缁夋垶濡ч弽绋跨妇閺堢喎鍨旈惄顔肩秿閿涘牐鍤滈悞鍓侇潠鐎涳讣绱�
2023楠炲澧楁稉顓炴禇缁夋垶濡ч弽绋跨妇閺堢喎鍨旈惄顔肩秿閿涘牏銇炴导姘鳖潠鐎涳讣绱�
閸樺棗鐪鹃崠妤€銇囬弽绋跨妇
2023閻楀牏顑囬崡浣哄娑擃厽鏋冮弽绋跨妇閻╊喖缍�
2023-2024JCR瑜板崬鎼烽崶鐘茬摍
SCI 鐠佺儤鏋冮柅澶婂灁閵嗕焦濮囩粙瑁も偓浣锋叏閸ョ偛鍙忛幐鍥у础
SSCI缁€鍙ョ窗缁夋垵顒熼張鐔峰灁閹舵洜枪鐠у嫯顔�
娑擃厼顦婚弬鍥ㄧ壋韫囧啯婀¢崚濠佺矙缂佸秳绗岄幎鏇犌归幐鍥у础
sci閸滃sci閸欏本鏁硅ぐ鏇熸埂閸掞拷
EI閺€璺虹秿閻ㄥ嫪鑵戦崶鑺ユ埂閸掞拷
閸氬嫬顒熺粔鎲噑ci
閸氬嫬顒熺粔鎲嘽i
閸氬嫬顒熺粔鎱砲ci
EI閺堢喎鍨擟PXSourceList
閸樺棗鐪綾ssci閺嶇ǹ绺鹃張鐔峰灁濮瑰洦鈧拷
閸樺棗鐪綾scd-娑擃厼娴楃粔鎴濐劅瀵洘鏋冮弫鐗堝祦鎼存挻娼靛┃鎰埂閸掞拷
CSCD閿涳拷2023-2024閿涳拷
娑擃厾顫栭梽銏犲瀻閸栭缚銆�2023
娑擃厼娴楃粔鎴炲Η閺嶇ǹ绺鹃張鐔峰灁閸樺棗鐪鹃惄顔肩秿
2023楠炲澧楁稉顓炴禇缁夋垶濡ч弽绋跨妇閺堢喎鍨旈惄顔肩秿閿涘牐鍤滈悞鍓侇潠鐎涳讣绱�
2023楠炲澧楁稉顓炴禇缁夋垶濡ч弽绋跨妇閺堢喎鍨旈惄顔肩秿閿涘牏銇炴导姘鳖潠鐎涳讣绱�
閸樺棗鐪鹃崠妤€銇囬弽绋跨妇
2023閻楀牏顑囬崡浣哄娑擃厽鏋冮弽绋跨妇閻╊喖缍�
鐠囧嘲锝為崘娆庝繆閹垽绱濋崙杞板姛/娑撴挸鍩�/閸ヨ棄鍞存径锟�/娑擃叀瀚抽弬锟�/閸忋劌顒熺粔鎴炴埂閸掑﹥甯归懡鎰瑢閸欐垼銆冮幐鍥ь嚤